返回第12章(第1/3页)  我的老师是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辰话出口后才觉得有些臊,低下头不知说什么好。

    宋越倒是又说:“还好你是瘦的。”

    喧嚣了一日的京城恢复了平静,月光洒在平整的街道上,柔和似水。

    马车的车轮碾过一块块石板,很快就驶到了沈青辰的家。

    她抱着食盒下车,对宋越拘了个礼:“谢谢老师送我回家。”

    宋越也下了车来,打量着她夜色中破旧的住所,“这就是你赁的屋子?”

    “嗯。家中有些简陋恐怕不便招待老师,还请老师原谅。”她父亲见了生人会害怕,青辰也怕他异常的举止惊了宋越。

    他点点头,“无妨,进去吧。”

    “学生告辞,老师慢走。”

    青辰在宋越的目光中进了屋。月色下,她的背影纤长而瘦削。

    直到屋门从里面轻轻扣上,绯红色的身影才步入马车,渐渐消失在了夜色中。

    夜里,沈青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爱徒,兄长,貌美如花这些让老师听得一清二楚,回想起这些话,她的脸上不禁又是一阵燥热。她都不知道,自己的脸皮有这么厚的。

    后来青辰又想到了她救下的人。他竟然是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皇帝的亲卫心腹,统领了数万锦衣卫,地位尊贵,大权在握。

    在取箭时候,他疼成那样都调侃安慰自己,箭头取出来后,她也能感受到道谢时的真诚。可是如今他又派人跟踪她,要一封莫须有的信,她想不明白为什么。

    他强悍刚毅,却又狠利阴沉,双眸透着冷色,让人猜不透他的内心。

    这日,翰林院侍书抱着一摞卷子,跟着宋越到了堂上,发给了各庶常,是他们交上去的策问。

    宋越来上课,仿佛依旧嫌书册烫手,没有带,倒是在腰侧抱了盆植物。沈青辰看着面熟,是之前她撞碎过的紫竹——换了新的青釉白梅盆的。

    小小的一盆被他搂在怀里,看着很是有些小清新。

    他将那盆竹子摆到阳光洒落的窗台上,拨了拨交叠的叶子,然后转过身来看着他们。青辰觉得他好像在看着自己的方向,不由将目光移向别处。

    这时侍书到了跟前,给她发下一份卷子。这份策问不是她的,字体是标准的台阁体,但最末一字仿若挣脱了束缚,飞龙走凤,署名竟是徐斯临。

    沈青辰不由看向斜前方的徐斯临,他也接到了卷子,正埋头细看。目光半天才从一列挪到另一列,看上去无比认真。青辰看着那卷子眼熟,好像是自己的。

    宋老师难道将他们的卷子两两发给了彼此,要他们互批卷子么?

    要真是这样,只怕那徐斯临还不知要怎样对她鸡蛋里挑骨头。

    等侍书派完了卷子退去,宋越对众人道:“我看了你们的策问,也给了修撰编修们看,他们一致的论断,本次策问的最优者是沈青辰。”

    青辰还在想着徐斯临,乍听这句,愣了一下。她当时没有刻意写宋越提过的政见,没想到还能拿第一。

    徐斯临从她的策卷上抬起头,回看了她一眼,眼神中情绪莫辨。

    “不过,你是二甲头名,这本该是你的水平。”宋越看向她,颇有些清冷道:“日后非但要保持,当要更精进才是。”

    沈青辰点头应了是。

    宋越坐到了讲几后,“修撰编修们的意见固然要采纳,但我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接下来,你们就当堂互策吧,由沈青辰这一组开始。”

    当堂互策,意思就是让他们看了彼此的卷子,然后驳斥对方了。

    徐斯临听到这里,二话不说就立刻站了起来,“我手中的乃是沈青辰的策问,其中一策乃是论灾年时粮食应该先供百姓还是将士,我以为,他说的不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