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御史言官(第1/2页)  汉家的日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安捷报很快就送到了京城,今天的朝会上百官们弹冠相庆,崇祯也难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卢象升果然没辜负我的信任,这一仗他奇袭西安大获全胜,真是个智勇双全的柱国良将”崇祯心里忍不住对卢象升连声赞叹,他刚想吩咐内阁和兵部一起商讨对这次有功将士论功行赏,这时候朝上一名官员站了出来“臣佥都御史魏呈吉有本启奏”

    “魏爱卿有何事启奏?准奏!”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崇祯现在就很爽,但马上就不爽了。

    “臣要弹劾湖广巡抚卢象升畏敌避战,五省总督洪承畴坑杀十万降卒!”哗!!!话音刚落一下子朝堂就炸了锅了。这个魏御史真是语出惊人,一下子把西安最大的两个功臣都给弹劾了,皇上好不容易舒坦下他却非要扫扫兴,真不知道他今天是不是脑袋坏掉了。

    百官之中反应最大的就属兵部尚书张凤翼了,近年国家战事多为不利,这好容易打了回大胜仗正处于兴奋之中就被人骂了个透心凉,气得这个老头子面红耳赤浑身发颤差点摔倒在地上。魏呈吉并没有理会抓狂的张凤翼,他接着说出了一大堆弹劾的理由,主要说是卢象升驻兵潼关畏敌不前,导致西安战事不利,守军损失严重,卢象升应以受罚。

    相比卢象升而言洪承畴的问题就严重得多了,西安战后洪承畴不顾众人反对连夜将十万流寇降卒全部都给坑杀掉了,手段之狠令人乍舌。魏呈吉弹劾洪承畴这种行为简直丧尽天良,理由是自古杀降不详有违天和,洪承畴图一时个人痛快简直是置国家社稷不顾

    魏呈吉在下面滔滔不绝的讲,崇祯在上面强忍不快的听,魏呈吉直到口水都说干了才停下来,然后他满面得意的扬着脖子望着崇祯,等待皇帝的示意。

    崇祯看了看这个不知所谓的魏呈吉,轻轻的整理了下袍袖慢慢的说道“听爱卿这么一说,朕也觉得非常有道理”啊!!!皇上居然认同了魏御史的话,这下百官又被惊了一跳,魏呈吉更是喜笑颜开,似乎觉得皇上接下来应该要重重的提拔下他这个勇于直谏的人,崇祯还真的如了他愿。

    “魏爱卿忧国忧民之心真是感天动地,此乃我大明之福啊!佥都御史魏呈吉听旨!”幸福来得这么突然魏呈吉激动得赶快跪地领旨。

    “佥都御史魏呈吉善谋知兵擢升为陕西巡抚,限一年内扫清流寇活捉高迎详”啊!!!这魏呈吉万万没想到皇上会这么“重用”他,吓得直接瘫在地上连连摆手“皇上臣万万不可啊”“有何不可啊?朕刚才听爱卿说得头头是道,想必心中早有克敌制胜方略,朕这也是人尽其才嘛”崇祯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明显冷了三分。

    魏呈吉现在是肠子都悔青了,上这道弹章本就是受命而为,也本想接此博个勇于直谏的名声,如今却要被皇上扔到陕西去剿贼,真要去了十有就别想活着回来了。他连忙一边磕头一边大声哭着哀求皇上收回成命,说什么也不肯不去陕西,这一副连哭带求的怂样崇祯看着就厌恶。

    明初朱元璋设都察院监察御史,目的是让御史言官们监察朝廷诟病,整顿歪风邪气惩治,所以监察御史虽品级不高但却权利极大,上到皇帝下至百官他们都有监察之权。他们还可以“闻风奏事”,凡事他们捕风捉影到的事,不管是否属实也能随意弹奏,有时候连皇上也会被他们骂个狗血淋头。而大多皇上为了顾及自己名声一般都会选择忍气吞声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几百年下来就把这群御史言官们给惯坏了,逮谁咬谁人人都怕他们,实属一群有事论事没事找事的混账。

    “哼!既不知兵事却在朝上大放厥词,来人,将这个废物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并削职为民。”崇祯也真的被这个活宝气坏了,直接打算把他赶回老家吃自己,但这个时候居然有一个大臣站出来为魏呈吉求情“皇上不可,魏呈吉身为言官奏劾朝事也是尽其本分,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