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来晚了(第1/2页)  夜郎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香炉山总坛,大气宽阔的房间内!

    石天辉找了三个山中好手,吩咐他们暗中观察打鸡洞一众人的行径,特派勘察手灶王领头,他吩咐灶王道:“务必勘察仔细,非必要不要和安宫保见面,也不要和打鸡洞的人发生任何冲突,以免伤了彼此和气。”

    “是!”灶王朗声应道。

    石天辉派人去调查打鸡洞,张人韦感到有些奇怪,因为,石天辉并没有告诉他原因。

    “大哥,怎么突然调查起打鸡洞来了?”

    石天辉道:“人韦,最近打鸡洞把附近的小帮小派给挑并了,我担心他会不会对我们香炉山不利。”

    张人韦笑了笑,不以为意的道:“大哥,你也太多心了吧,以我们香炉山现在的实力,别说是他小小的打鸡洞,就算是有盟主之位的梵净山栖侠山庄也未必行,岂是他小小打鸡洞说挑就挑的。”

    事实上,石天辉根本不是担心打鸡洞的安宫保对香炉山不利,而是担心安宫保有其他什么心思,毕竟二十余年过去了,谁知道人心会变成什么样?

    当年,太祖皇帝为了消灭前朝割据势力,派兵征战梁王死守的昆明城,便借道黔州,故而在贵州做了两件事。

    一是在普定卫天龙屯堡驻兵屯田,分别由陈典,郑茂,张旭,郑澜四将统领,以维护贵州安定。

    二是培养了赞陇一霭翠一族,为大明王朝效力。

    并且这两支军队每年的军饷都由地方出一部分,朝廷出一部分,由此长年累月,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便积攒了不少数目,而每年积累的饷银必须报与朝廷知晓。

    “朱棣铁血,日后必反。”这是太祖皇帝问及朝中大臣时,大臣向太祖皇帝所说的话。而因为这话,太祖皇帝才会在派别南征之时,顺便培养了这两支军队,积攒了这许多饷银。

    简单的说,积攒这批军饷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果真如大臣所说的那样,那么,这批军饷就是复国的宝藏。

    二十年前,石于介,张府,石天辉和素问大夫四人护着皇帝逃出南京城,为躲避叛臣朱棣的追杀,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溯江而上,最终流落到这人烟稀少的黔州来。

    而为了重返京都,他们来到贵州就找了两个人。

    一个是天龙屯堡的堡主沈茂。

    一个是大定府水西宣慰府的安的。

    因为,这是太祖皇帝对皇长孙的遗诏——————如有叛变,退到黔州,去找沈茂和安的。

    石于介,石天辉,张府和素问大夫依遗命护着皇帝逃奔黔州,才恍然明白当年太祖皇帝的良苦用心。

    那打鸡洞的洞主安宫保便是安的的后人,这水西的军饷都由他保管,不只于此,还有建文帝带出京城的无数黄金异宝,均由那安宫保所管。

    此刻,那安氏后人安宫保行为异常,再加上安宫保向来野心勃勃,石天辉不得不多作他想。

    “这个当然,瘦死的骡子比马强,我们香炉山也不是那么容易憾动的,”石天辉自信满满的道:“只不过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罢了。”

    智者见祸于未萌,这个道理张人韦明白,遂道:“大哥说的是。”

    石天辉又对那以灶王领头的三个好手道:“你们三个到打鸡洞后,不要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事无巨细,均报来我知。”

    “是!”三人领了石天辉的吩咐后,便马不停蹄的径往打鸡洞而去。

    而石天辉和张人韦则带着人去调查村里孕妇被杀一案。

    问题在于,这案子如何找线索?这一案似乎是一个无头案。

    夜,很黑!

    营盘村的山脚,有一枝农家的灯火在摇曳,在这农户家里,还有民谣隐隐传出,这是多么祥和的乡村夜景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