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45.一个股价翻倍的案例读懂PEG估(第1/2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学习一个链接。

      一个股价翻倍的案例读懂peg估值

      原创:易建涛易说6天前

      一个股价翻倍的案例读懂peg

      来自易说

      00:5705:15

      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这是投资股票的重要一步。而关于估值,却又是股票投资中一个最具争议的主题。

      比如常用的市盈率,通常认为市盈率低,价值被低估,而市盈率高,价值被高估。但是我们就会发现,市盈率对于一些成长性很高的公司不适用了。有一些股票市盈率很高,但是股价还不断往上飙升,这又该怎么办?

      一些投资大师早就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在市盈率基础上加入一个要素,让这个pe(市盈率)变成了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目的就是要弥补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

      peg=pe/(企业年盈利增长率*100)

      喜欢peg指标的投资者,最推崇的一位投资大师就是彼得林奇,他也是成长股投资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连续三年收益增长率在20%至50%之间,而且peg等于1或者小于1的股票能给投资者带来惊人的回报。在实践中,他所掌管的基金创造了在13年其间27倍的财富神话。

      当然,彼得林奇还有其他的投资法则,也都为这个财富神话贡献了收益,并不单纯是因为使用peg这个指标。只不过,因为他对peg细致的观点和特别的强调,再加上他的业绩,就把peg这个指标发扬光大了。

      其实,很多投资者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peg估值方法是适用于创业板上的中小市值的公司,因为他们往往是新兴产业的代表,发展空间大,盈利增速高,从技术层面看股性活跃。而在市场中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大市值的公司同样可以运用peg的估值方法。我们需要抓住一个核心,也是peg估值法从始至终都在传达一个信条:公司的持续增长才是真正推动股票上涨的动力。

      案例分析

      2017年8月18日中国平安召开了2017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董事长马明哲回答投资者提问“平安股价的上涨趋势还能否持续”时说:“我们很难评价我们的股票价格,这是由投资者来决定的。通常判断一家公司,投资者会看pe和增长情况,或者看peg指标。现在我们的pe大概是11倍左右,我们的增长大家可以看得到。不考虑科技因素以及其他未来因素,就用金融的peg来算,在市场上也很难找到。”

      在业绩发布会召开后两天,我看到有投资者针就对公司董事长提到的peg指标做了估算。当时中国平安股价是53元左右,中国平安当时的半年报显示每股收益为2.43元,于是预估2017年全年每股收益大约为4.8元,测算市盈率大约是12倍。

      然后,就需要一个关键要素——公司今后三年的盈利增长率,测算的方式是从历史看未来,中国平安自2007年登陆a股的10年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8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