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03.第一书记刘增杰(第2/3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村民裴桂林,因为车祸导致下肢残废已经将近30年了,加上妻子也患有甲状腺癌症,已经63岁的他实在无力支撑起家里的日常开销。刘增杰通过走访贫困家庭,对此十分重视,除了村里贫困政策对医药费的报销政策外,剩余的部分他也争取让这个家庭少承担一些。另外他想办法让裴桂林的妻子做村里的护林员,以工代赈,每年有3000块钱的收入。

      “刘书记是好人啊,隔不了几天就来看我们,上次还偷偷塞钱给我们,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裴桂林的妻子向记者说这话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刘增杰与闫爱军的女儿开心的交谈。记者刘潇摄

      45岁的村民闫爱军,17岁的女儿因患有腿部神经炎,总是不明原因的下肢腐烂,家里本来就没有经济来源,女儿的病更是让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家庭变得异常窘困。刘增杰带领的扶贫小组为她积极寻找医疗资源,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为她进行免费义诊,并时刻关注她的病情。

      “好好学习,学习什么时候都是很重要的事。这是刘伯伯每次来都会跟我讲的话。”小姑娘告诉记者,刘增杰每次来,都会鼓励她要好好学习。

      该村总户数398户,87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228户、449人,近两年共有181户351人脱贫出列,为了让贫困户尽快脱贫,驻村工作队按照精准识别、靶向扶贫的原则,对剩余47个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现场走访,全面了解致贫原因,因户施策。

      贫困的孩子接受的教育资源也短缺,找工作也相对困难。“我们中行对沽源县的贫困学生给予就业优先政策。”刘增杰告诉记者,从2018年1月份开展贫困大学生专项招聘,已签约录用3名沽源籍贫困生到中国银行工作,实现精准就业岗位扶贫,其他政策也正在策划中。他相信,从贫困村走出去的优秀人才会越来越多,为社会做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产业扶贫帮扶提质增效

      刘增杰向记者讲述村里之后的规划。记者骆梓炫摄

      驻村伊始,刘增杰挨家挨户与群众促膝谈心,找村“两委”班子协商,了解群众致富瓶颈,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公司+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农户”多元化发展路子。近期,扶贫小组找到相应专家对辖属六个自然村土壤进行全面体检,根据不同地块出具10份检测报告,经专家会诊,科学施肥,改良土壤,提高品质,确保增产又增收。

      “我们成立集体性质的合作社,动员村民自愿参股入股,使用土地、扶贫资金、帮扶资金入股,促使村里的产业形成规模,保障无劳动能力人员、老年人有固定的分红收入。”刘增杰介绍道。

      另外,刘增杰高兴地说,“我们对7000米低压线进行改造,对三台50千瓦变压器进行扩容,以满足村民灌溉和照明用电需要。现在光照发电的项目也已经开始运转了,3年后就是纯盈利,我们正在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尽快落地产生效益,确保65岁以上贫困户有稳定收入。”

      刘增杰所带领的扶贫小组,通过多次调查,积极行动实施“三包一”工程。引进龙头企业,由银行、企业及当地第三方担保企业形成帮扶同盟,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就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