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84.马曼然龚文生 林园 投资者说(第2/4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看对了顶和底,随便买什么股票都能挣钱。2004年初,马曼然在一家基金公司当分析师。当时市场出现了一波上涨,最受热捧的是科技网络股票。马曼然嗅到了其中的机会,购买了综艺股份。

      从2004年初到2004年4月,综艺股份的涨幅接近100%。但马曼然在其中赚的却并不多。

      马曼然北京投资者

      因为你买的时候,那时候我记得很清楚,今天买了,明天赚钱就得卖,就没有所谓的拿着几个月。不可能,一个星期都拿不住,还拿几个月。

      与在技术分析上没赚到大钱的马曼然相比,几个月就赚到了十几年工资的龚文生,开始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股票上。当时大部分散户都是在营业部的交易大厅填写单子排队买卖股票,然后再交给经纪人员输入,这时往往股票价格已经变化了。为了做短线更及时,龚文生凑齐了12万元进入了中户室,凭借着自己的追涨杀跌的模式,在1997年5月盈利了45万。而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开始上涨,截止到1997年5月12日,上证指数已经上涨了194%。

      龚文生江西南昌投资者

      那时候工作巴不得天天不上班,巴不得天天泡在股市上面。就是有时间就到股市上面去,上什么班!总觉得那个时候有金子捡。kdj什么,那时候技术运用到炉火纯青,到这种情况,就是自我感觉很精通的。实际上现在来看,没用,还是没用。那时候还抱着我再赚5万块钱就收手了、就不玩了。哪知道那一下跌下来,可能两个多月,就为了多赚这5万块钱,把自己45万全赔回去了。那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感觉要见顶的时候,白头发都出来了,那时候还只是20多岁、30岁都不到。

      投资者说:屡受挫折最终转向价值投资

      “技术分析都说好,为什么赚不到大钱呢?”这是股市中大部分散户的写照。有的投资者及时醒悟,抛弃了以往的技术分析,开始挖掘基本面好的公司,并为之长期持有,最终转向了价值投资。继续来看。

      2006年,由于正处于牛市中,马曼然变得胆大起来,他将自己父母的养老钱也一并投进了股市。但是也许是出于稳妥,也许是他埋伏在意识中的另一种思维起了作用,他并没有将这笔钱用来炒短线,而是买下了用基本面分析才会看好的同仁堂。

      马曼然的老家是安徽亳州,著名的中药草之乡。在和老家的朋友吃饭的时候,他就曾问过朋友,如果买股票会买什么?不少人直截了当的告诉他,就是同仁堂,要是再加上一个那就是片仔癀。

      马曼然北京投资者

      咱们谁都不认识,就认识它。然后知道它确实好,我们家里头做药材,实际上跟同仁堂能有合作关系,跟同仁堂供货,那绝对是幸运。为什么呢?因为同仁堂这个企业,上我们中药材市场去买药,最好。同样的,比如说虫草,有质量差的,质量好的,就买质量好的。我们都知道,因为我们供货商,知道它就做这个的,它就捡最好的买。

      从2004年4月到2004年12月,同仁堂上涨幅度达到了35%。马曼然发现,持有一只好企业的股票比技术分析有着更高的收益。

      马曼然北京投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