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88.可转债 可怜没人爱(第2/2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技、盛路通信、鼎信通讯。

      在2017年,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出现井喷的状况,截至目前,年内可转债发行规模已达947.31亿元,较去年212.52亿元的发行规模,增加了345.23%,而且这一数据也超过了过去三年可转债发行规模的总和。

      很多去参与可转债申购的投资者都是原本a股的散户投资者,“打新”这个词在a股的二级市场上几乎就等同于“无风险高收益”,又由于参与人数众多,中签率太低,类似于买彩票。

      不过,可转债的“打新”与个股的“打新”不同。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吸引力来自于发行价格的定价机制,来自于发行定价与市场估值的差距,存在普遍的新股超额收益。但是,可转债不存在这个收益,可转债的定价是参照当前的股票市场价格确定的。

      可转债的初始转股价:可转债的初始转股价是公司发布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算术平均收盘价格和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的较高者。这样,转股价的高低与公司发行时机有很大关系。

      可转债本质是债券,由于上市公司具有向下修正转股价和赎回可转债的权利,通常可转债投资采用“中签缴费卖出”的策略,很少有投资者持有等待高于转股价卖出的行为。当前很多投资者参与可转债“打新”,恐怕大多不是冲着公司本身的经营能力,做价值判断,意图长期投资获取定期利息收入,而是寄希望于“打新”、中签、然后卖出获利的投机思路,这是a股“打新”的惯性思维。

      市场永远不变的就是波动,当然也不必因为频频出现的破发现象就否定它本身的价值。可转债既有债券的特性又和标的股票有紧密的关联度,再加上信用申购和零成本的特性,具有多重优势。随着投资者对可转债加深认识,相信未来可转债会有不错的发展。当然大家仍需记住,“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话在债券上同样也是适用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