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21.产业转移(第1/4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学习一个链接。

    动向

    三星跑了!中国人不好糊弄了!

    瞭望智库参考消息今天

    上月底,韩国三星正式关闭其在中国大陆唯一一家网络设备生产企业——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并遣散了320人。

    近年来,三星在中国的用工人数大幅跌落,工厂也渐渐由中国转移至东南亚。截至目前,三星在中国的用工人数已经不到3000人。而在东南亚地区,三星的用工人数却达到了14万,比当年极盛时期在中国的用工人数还多出4万。

    除此之外,三星去年在越南砸下的100亿美金投资,更是占到了去年越南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

    其实不单单是三星,近几年我们发现,外资从中国撤离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显著的现象。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文

    陈经(瞭望智库特约宏观观察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员)

    1

    中国曾是外资独一无二的“蓝海”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10亿级人口的巨大市场规模让外企很兴奋。外资品牌不断涌入中国,他们大批量投放的广告也流行一时。

    得益于中国当时所实行的战略,国际公司被中国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与廉价劳动力吸引,将工厂搬至中国。

    后来国外经济学家评论说,事情的发展出乎预料:外资本来是想来中国卖商品的,结果却将中国变成了生产基地,向世界出口。这时的中国市场,对外资来说,已经有了独特的地位。

    除了市场规模、优惠政策、人力资源等因素,外资很看重的还有中国总体办事效率高,各地政府为了引进外资甚至还经常发生争抢。而且这种效率还在不断飞速提升,各种基础设施快速进步,零部件产业链加速聚集。来中国办厂是自然的选择,不这么做才需要特别的理由。

    相比之下,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办事效率等方面就差得有点远了。比如,2011年富士康在巴西开了两家工厂生产苹果产品,声称要投资120亿美元招聘10万工人,一度声势很大。但这两家工厂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当地行政部门效率太低等问题,2017年就不得不关闭了,只留下一点人看守设备。巴西政府、当地工人、富士康互相推卸责任,搞得一地鸡毛。

    ▲富士康巴西工厂

    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这个系统还是全球唯一的,各种生产要素在里面相互作用。生态的威力就是超预期的繁荣,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根本依靠。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规模爆发增长成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消费市场更是全球最大。开放的中国,成为很多外资品牌数一数二的区域市场。

    2

    中国市场却被区别对待

    为什么这几年外资大量撤离中国呢?

    一些人说,是因为中国房价高涨、人力及经营成本快速提高,相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没有生产优势。

    其实这只是部分原因,外资撤离中国,很大原因还在于三个方面:

    ◆外资在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问题上没有清晰的认识;

    ◆中国消费者不那么容易糊弄了,政府监管也日趋严格;

    ◆外资品牌受到正在崛起的中国品牌的阻击。

    对外资来说,中国有生产与消费双重优势,如何看待中国市场至关重要。但随着中国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少外资的观念并没有与时俱进,老观念依然没有转过来。

    比如,应该把中国看成发达国家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从各类人均指标来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如果外资品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