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12.冷静看待上市公司蹭热点(第1/2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学习一个链接。

    冷静看待上市公司“蹭热点”

    原创易说2018-05-18

    作者易建涛

    冷静看待上市公司“蹭热点”

    在a股市场,很多投资者对于炒股的理解就是“追逐热点、短炒题材”,但这也是风险很高的一种操作方式。因为很可能在你明白过来这是热点时,就是站在高位接下“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时。

    去年以来,最大的“热点”非区块链莫属,在资本市场中,蹭热点的上市公司很多,a股如此,港股也一样。但是,蹭上热点的企业,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它们能在资本市场上如鱼得水。事实上,蹭上区块链热点的公司,它们很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一般,其中,区块链集团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

    截至5月17日,区块链集团公司股价报收于0.217港元/股,虽然公司股价从改名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4月9日走出了0.3港元/股的历史高位后,股价就一直处于下探阶段,区块链业务没能挽救区块链集团的股价趋势,追高进去的投资者可能要承受热潮过后的低迷阶段。

    区块链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坪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去年改名为区块链集团后,公司股价从今年2月13日开始发力上涨了一段行情。但中长期能够支撑一家公司股价的还是具体的实力和业绩。从区块链集团公司去年年报描述可以看出,公司之前依然靠茶叶为主业,在区块链方面没有实质性进展。

    对于公司去年业绩表现,公司公告称,上年同期亏损主要源自商誉减值亏损,本年度并无确认商誉减值亏损。另外,去年公司继续专注拓展茶叶业务,然而消费市场的情况持续衰退,集团茶叶产品依然面对销售压力。

    虽然这家公司在今年与第三方就区块链技术开发及服务订立技术服务协议,正式涉足区块链,摆脱了之前被市场诟病的“伪区块链概念股”的标签。但是,仍有投资者提出质疑:一家做茶叶的公司跨界做区块链,到底是在玩概念,还是踏实转型呢?而我们看到,当前区块链本身也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其中太多内容是散户投资者很难弄明白的。

    其实说到上市公司“蹭热点”,方式有很多,直接改名搭上热点快车的算是较为极端的一种,比如区块链集团,还有以前a股上知名的匹凸匹,现在已经是st匹凸了。

    回顾以往a股的历史,可以看到在it、传媒、生物、新材料等朝阳产业类公司极受投资者青睐的时候,一些从事传统产业的公司开始通过改名的手段抹去公司名称中原包含的行业、主营业务等信息,变成热点词汇的笼统称呼。这种处理方式增大了公司业务的想象空间,可能加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行业的识别难度,也容易对投资者造成误导。

    除了改名外,蹭热点式的信息披露行为就更多了。就比如在年初区块链概念火热的时候,一大波上市公司走在蹭热点的路上。有的上市公司说“目前在区块链领域有专门人员进行技术研究”,有的说“一直密切跟踪区块链等各类新兴技术”等等。

    至于信息发布方式,有的通过上市公司正规信息披露渠道,有的通过公司网站,有的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可能让股票来上几个涨停板。这往往都是抓住了众多散户投资者喜欢跟随热点,短炒获利的心态,通过蹭热点来进行所谓的“市值管理”,但是最后可能会落得个一地鸡毛,在投资者开始明白风险极大时,就争抢着出逃了。

    其实,近两年来,监管层也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蹭热点”的整治,并使这一情况得到改观。以上市公司乱更名为例,沪深交易所分别出台了相关的指引。

    而本人还是想提醒,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炒作热点题材时,应该要保持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