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86.大佬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说(第1/5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学习一个链接。

    信息量太大!尚福林、胡晓炼、陈雨露、肖钢……金融大佬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说了啥

    中国证券报2018-05-16

    作者人民日报

    编者按:

    全国政协昨天在北京召开“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多位委员在会上发言。在全国努力“打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背景下,本次会议传递出来的信息受到高度关注。来看看众位委员都说了些啥?

    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尚福林

    目前我国金融形势总体稳定、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从调研情况看,未来一段时间金融风险仍然易发多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较大。建议:

    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结合金融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匹配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评体系,优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支持基础性、战略性创新等金融服务机制,推广政府主导建设担保体系等做法。

    创新方式方法稳妥降杠杆。狠抓结构性去杠杆这个关键,扭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尽快完善司法处置、税收优惠、工商注销等配套政策措施;建议积极探索推动国有企业母子公司联动债转股、债转优先股、“偿债+债转股”等市场化债转股实现方式。

    把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探索“慢撒气”方式化解房地产泡沫。建议严格落实需求侧管理政策,为深化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时间窗口”。进一步加快健全推动房屋长租市场发展的配套政策机制,完善扭转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办法,畅通房地产多主体供应渠道。

    引导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稳步下降

    全国政协常委胡晓炼

    无论从杠杆率的当前水平还是历史变化看,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贡献均在一半以上,且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问题在国际比较中也十分突出,这既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也有结构性因素的原因。为稳步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要对杠杆率的分子端和分母端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遵循稳中求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动企业“去杠杆”。

    一方面,压缩存量债务和减少新增债务,在分子端做减法。一是在清除占用大量无效信贷资源“僵尸企业”的同时,防止过剩产能“一面清,一面出”,循环往复出现。二是重视企业境内负债、境外运营问题。三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四是推动社会融资结构向股权融资格局转变。

    另一方面,创造适宜的宏观环境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分母端做加法。一是宏观政策要中性适度。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避免“去杠杆”进程过于激烈。二是提高新增负债对应的资产质量。在降杠杆的过程中,除了解决数量问题,更要重视质量问题。同样的负债由于产出的质量和效益不同,风险也不同,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应着力提高新增负债对应资产和项目的效益,把好风险关,从追求规模、速度等短期行为,转到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有效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

    我国房地产市场已从总量供不应求转向供求总体平衡、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更趋突出的新阶段,供需形势和面临矛盾的新变化,使潜在风险进一步积累。当前,要加快健全与长效机制对接的基础性制度,逐步调整退出与长效机制不适应的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完善住房租赁制度。以人口净流入多的大中城市为重点,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市场,发展一批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研究租房支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