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50.狄仁杰(第1/2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学习一个链接。

    狄仁杰:不仅仅是”大唐神探”

    历史上的监察官

    原创2018-04-29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者按

    中国监察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出了一批清廉耿介、刚正不阿、敢于纠弹权奸、严惩贪官污吏的监察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历史上的监察官》系列文章,带您走近那些历史上的监察官,讲述他们的故事,领略他们的风采。

    狄仁杰是唐代高宗、武后时期的著名官员。人们常常称狄仁杰为神探,因为他断案如神,在大理寺为官期间几乎无一冤案错案,可以说是中国的“福尔摩斯”。

    但狄仁杰并不仅仅是一个神探,他从低级官吏做起,在具体的地方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才干,逐渐成为百姓信赖、同僚钦佩的为官榜样。他曾在监察系统担任官职,不畏权贵、勇于进言,为维护朝廷的清正之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地方任职时,狄仁杰曾多次担任刺史。他心系百姓疾苦,把百姓的所想所需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以百姓利益为先,敢于为百姓承担责任。高宗去世后,狄仁杰被派到宁州(今甘肃省宁县)任职时,狄仁杰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建立友好关系,为当地百姓营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狄仁杰转任豫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刺史。当时,越王李贞反抗武则天失败,牵连广泛,大批百姓被判入官府为奴。狄仁杰冒着风险密奏武则天恳请为他们减刑。这充分展现出狄仁杰为官的高洁品质。

    在中央任职时,他做事公平高效,勇于对行事不正的官员进行弹劾。由于他在以往的工作中能力突出,高宗升迁他担任侍御史一职。这一官职是中央级别的监察官,主要职责就是弹劾不法官员,维护朝廷清正之风。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时,唐高宗从东都洛阳返回长安,临行时同一个叫韦弘机的官员说:“洛阳、长安就好像我的东、西二宅,而洛阳现在的宫殿都是隋代遗留下来的,年久失修,我想要修复但所费颇多,不知如何是好”。韦弘机立刻明白了高宗的心意,于是回答道:“现在财库中有一笔节省下来的闲银,足有四十万贯,用来修缮宫殿正为合适,并不需要百姓承担额外的赋税”。高宗十分满意这一回答,便将修缮事宜交由韦弘机来负责。韦弘机为了讨皇帝欢心,不仅将前代宫殿全部修缮,还新建了数处亭台楼阁。他在高宗曾经登临之处建立高阁,以备皇帝故地重游;又临洛水修建了一条“观景长廊”,以便皇帝欣赏水边美景。此外,他还修建了宏伟华美的宫殿建筑群。调露元年(679年),唐高宗再一次来到洛阳,看到这些富丽堂皇的宫殿后果然十分高兴,马上升了韦弘机的官。

    对韦氏的这种行为,朝中已有官员表示不满。大兴土木所花费的钱财,实际都是百姓缴纳的税收;这些供皇帝享乐的处所,背后都是对民脂民膏的剥削。狄仁杰也不认同这种助长奢靡风气的行为,但他考虑到韦氏毕竟是奉皇帝旨意进行营造工作,并非主动提议,不应凭空指责;又想到此人也是朝中大臣,不可凭自己主观意愿就行使弹劾权,而是要根据证据评判此人。于是,他便先派人暗地调查,看看韦氏究竟有无违法举动。而根据搜集到相关证据,竟然发现韦氏的家人趁其经手大额钱款之时,借机盗取官府资财。狄仁杰于是才向高宗弹劾此人,最终使韦弘机被免职。

    在同一时期,唐高宗有位宠臣叫王本立。他在尚书省担任左司郎中,掌管的事务很多。但此人平时借着皇帝对他的信任肆意妄为,朝中官员对他的行为都感到十分害怕。而狄仁杰不能容忍这种扰乱朝堂秩序的官员胡作非为,便将王本立的种种违法行为整理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