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64.我的兄弟我的叔(第1/2页)  我的城市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者江尊华

    转载在此。

    在我发小中,与我最合得来的是旺,他只比我大两岁,可以称得上兄弟。但在村里,论辈份,他是我的族叔。小时候,我们在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从来都是直呼其名。

    读小学时候,旺就是我们四人小组的头头,上学跟他一起到学校,放学跟他一起回家,晚上到别的村看电影,不论路程远近,他一声令下,我们就屁颠屁颠地跟着乐呵乐呵。就连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也是他说了算,叫我们偷瓜我们就不敢偷桃。

    那时候农村生活苦,小孩子没有多少娱乐活动,更没有多少卫生健康知识。旺不知什么时候染上了烟瘾,每天要我们陪着他抽烟。由于小孩子没有钱买烟抽,他想到了几个解决的办法。一是弄钱买烟,课余号召我们捡蝉壳、蓖麻、木梓甚至捡破烂等到供销社卖钱买烟;二是捡烟屁股,每当有放电影的时候,安排我们第二天赶早到放电影的操场捡烟屁股,然后剥开晒干,弄一个简易卷烟机自己制作香烟,从来不知道考虑卫生健康问题;三是趁村里老头们在干农活时不留意,把他们放在田头的烟丝“借”来自己享用,不过从来只“借”不还,包括抽烟的烟筒。

    尽管那时各个家庭的孩子较多,大人也没有精力管教,但小孩子抽烟还是被大人禁止的。为了不被大人发现,我们陪他抽烟时都是饭后上学前,地点是路边的茅厕里,这样既不会被家长发现,也不用到学校人多的地方解决烟瘾的问题。

    不知道是天生的原因还是后天的因素,我们经常在一起的四小伙伴中,只有旺一个人抽烟上瘾,另外三人至今没有一人抽烟。

    长大后,旺高考失利,他家里送他拜师学画瓷板像,旺很乐意这个职业。这是源于他自小时就喜欢美术。心灵手巧的他自学成了半个木匠,会做一般的家具,尽管毛糙一点,但却可以为家庭省去一笔不小的开支,自己也有成就感。学生时代他就喜欢毛笔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他还自学了画画,那时候学校办黑板报,都要非他莫属。俗话说,近朱者赤,由于与他接触多了,我至今也还喜欢书法和国画之类的东西。应该说,旺是我的启蒙之师。后来,由于画瓷像的市场小了,他弃画从事水电油漆工,美术的素养对他从事的工作,有很多裨益,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艺术感,因此生意比别人也要好一些。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外出求学,我们之间经常通信,我把在外面所见所闻告诉他,让他了解到除了家乡以外的世界。他也即时把家乡改革开放取得的可喜变化告诉给我,让我安心读书。

    毕业参加工作后,一段时间里,由于各自忙于结婚生子和创业打拼,我除了每月定期回家看望母亲与兄长时,偶尔与他在一起,大多数时候,因他外出务工,很难遇到。只有逢年过节在一起时间多一点。每逢各自家里有喜事,我们双方还是必到的。

    前年,我把老家的祖屋进行了翻修,作为回家落脚和将来退休养老之用。当我作出这个决定,最高兴的莫过于旺了。他一百个赞同,一万个相劝,似乎这个决定不是我家的好事,而是他家的喜事。我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已经过了天命之年,他已经做了爷爷、外公,人老了,总爱怀旧,总希望延续我们小时候结下的情谊,退休后经常在一起叙旧拉家常。我又何尝不是这个初衷呢?

    做房子开工之前,他就迫不及待地表态,水电和油漆方面他包了,除了质量是精工细作,工期绝对保证外,结账时还硬要免去一两千元的工钱,搞得我很不好意思。

    这两年,我每每回家度假过节,第一时间他就知道,说明他时时在关注关心我。白天没有出门时,陪我散步聊天。外出务工时,晚上回家必到我家坐坐。每次都要问我有没有菜吃,总要把他菜园的新鲜菜送到我家,还总要把他的生态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