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杨家太极(第1/3页)  太极高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来就没打算能得到什么dá àn的杨信尘听到这个回答更加觉得没趣,摇了摇头,说了句“算了”,转身就走。



    到现在都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的钟毓秀喊道:“喂。”



    杨信尘没做理会。



    钟毓秀接着喊道:“现在我是正式请你过去,等我爸请你的时候,可就由不得你了。”还将后面那个“请”子故意加重了语调。



    杨信尘丢出非常客气的四个字“恭候大驾”,就自己走了。



    等杨信尘走远之后,一个人在厕所里的钟毓秀一跺脚,哼了一声,也匆匆的走了出去。



    杨信尘其实也挺纳闷,怎么会摊上这种事,以前在六中的时候,也不是没跟人打过架,只不过后来六中的人都知道他杨信尘是从小练武术的,也就没人再敢向他寻衅滋事,甚至杨信尘都成了他们那个班级的护身符。



    要是他们班的哪个同学惹上事了,只要不要脸的报出杨信尘的大名,一般都会好办许多,而在这方面杨信尘也不介意,毕竟都是同学,拿他的威名吓唬吓唬别人,只要不是太过分,倒也无所谓。



    现在即便是不小心的碰到练武术的同行了,找他一个年轻人又是什么缘故,杨信尘钻牛角尖的性子上来,想不通的事也要硬想,想着想着,想起他们家老爷子以前给他说过的一些话。



    他家那位既没有显赫名声也没有什么光辉历史,却被一些人永远记住的“老爷子”杨俊山,曾跟他说起过他们家太极拳的传承由来,说是如今这太极拳流派太多,大抵能算得上主流的也就是陈氏c杨氏c孙氏c武氏c吴氏这几个。



    但他们这一派,都不是以上派别。



    据说是三百多年前一位自称武当弟子的张姓拳师,传至他们杨家的一位先祖。



    说起来他们跟如今人们熟知的最初陈氏才是同出一脉,只不过后来又出了一位天纵奇才的杨姓大师,从陈家那里学得太极拳,后来发扬光大,可谓是震古烁今,成为了现在最正宗的一脉“杨氏”太极。



    而他们这家“年龄”更大的杨氏,却一直都是默默无名,这也跟家族传承和经历的年代有关。



    或许是自杨信尘爷爷杨俊山之前的他们家每一位传人都是靠行医坐诊为生,并不像别的派别开馆传武,才会导致今天的籍籍无名,也或许是他们家从来没有到外面争名夺利的习惯,才使他们这样安然自得。



    那时候说了一大堆不知道杨信尘有没有听懂的话之后,最终杨俊山意味深长的对杨信尘说道:“究其根本,中华武术本就同出一系,百川终纳海。而我太极,更是同出一家,以后你碰到同练太极之人,不管哪家哪派,都要礼让三分,切不可学你二叔。”



    只不过老爷子没有讲,杨信尘也不知道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不管南北“武林”还是是香港澳门,都有一个chuán qi,就是有两位来自大陆西北,人称“逍遥二仙”的杨氏兄弟,几乎打遍了整个华夏的武术界。



    后来杨信尘上了高中,接触了电脑c网络,这些可以“无所不知”的东西,也查了不少资料,了解了一些从电视上接触不到也更有可靠性的东西,渐渐地,杨信尘发现,原来我们华夏的国术,依然是百舸争流,博大精深。



    之后杨信尘也试着向一般跟他看不出来是父子关系的杨萧特意“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



    而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



    一向眼高于顶的杨信尘,当时就毫不犹豫的赏给杨萧“渊博”二字。



    而当时的杨萧却一脸不以为然的跟杨信尘嘻笑道:“渊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