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乌寰(第1/3页)  九幽星海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樊仁将秦岳接来后,李云遥一行三人便启程离开了凌海,一路上曾遇见了好几波四处巡察的兵士,却没有一人上前盘问,帮派之间的火并已是让他们忙得焦头烂额,哪还有闲工夫去管其他闲事,再加上凌海城城墙早已拆除,几人离开凌海的这一路上走得是相当顺利。

    不过,这小半天的路程着实让秦岳紧张至极,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却只敢透过车窗不停的四处张望,直到马车绕开官道大路,走上小路,这才松了口气,与樊仁客道起来。

    秦岳本打算与樊仁商量一下这驾车的活由他俩人均摊,可当他得知樊仁只是李云遥收留的一名下人后,立刻打消这念头。他好歹也和李云遥以朋友相称,总不能和个下人抢活干吧?他才拉不下这个脸面呢。

    大半月后,三人出了汉州,入了安州。

    一路上李云遥专挑少有人行的小路,遇城镇而不入,打尖歇息都是借住在农户家中,虽然绕了很多远路,但他们的行程却没有丝毫耽搁,因为不管大路还是小路,即便是在雪天都畅行无阻,就连李云遥都不得不感叹大梁皇帝对于兴修道路的不遗余力,要知道大梁多山,在山中修路比起地势平缓的地区所需花费何止几倍。

    此后又过了十来日,李云遥终于决定在城中歇息两日再继续上路,对于这个决定,秦岳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反而樊仁倒是劝阻过,却被李云遥回绝了,因为他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李云遥久闻其名,心中向往已久。

    “乌寰城。”

    乌寰城,这座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雄城的军事要塞已矗立近百年,从未被人攻破过,更是在黑暗战乱年间经受住了东武和北漠两大强国倾尽全力的围攻长达六年之久,曾有史学家指出要不是北帝突然驾崩,东武独木难支,否则最后定能拿下此城,若有人将这句话说与西梁人听,上至西梁皇帝,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只会当成一句滑稽的笑话,由此可见,这乌寰城在西梁人心中地位之高,当与定海神针无异。

    李云遥在叔父的引导下一直在研习机巧之术,尤其擅长七门其中的两门:炼和器,可以说在这两门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匠师的水准,但机巧之术内容庞杂涉及繁多,若要再上一层楼,达到大匠师的水平却还不够。

    机巧之术虽被分为七门,彼此之间相互交融,又独立存在,若想在炼金和铸器继续有所提高,则必须要让其余五门达到小匠师的水准才能更进一步,这也是几十年西梁只出了一位匠帝,四位巨匠的重要原因之一。

    星陨帝国将大陆分为一百三十八州,随着第三次大碰撞,其中有二十八州沉入了白海,余下一百二十州被各种势力所瓜分,其中北漠最多,独得其中五十四州,东武得其中三十六州,而作为三大国之一的西梁却仅有一十七州,但西梁的矿产资源却远比其他两国要丰富得多。

    西梁刀兵最利,造物水平自然也是最高的,而作为西梁国门的乌寰城,其存在的本身便是凝聚了无数匠师们的大量心血与智慧,那些励志要通过机巧之术达到某种成就的人,不管是何人,处于何地,乌寰城必然是他们此生必须要来的地方,而事实上城中便有不少精通此道的人居住于此。

    相隔十几里路,三人便能遥遥望到矗立在两山之间的乌寰城,好似一道漆黑闸门,守护着整个西梁,一种不可言喻的威压油然而生,直到过了好一会儿,几人才完全适应这种视觉上的冲击。

    李云遥将刀搁在双膝上,一手撑在车窗上抚着下巴,问道:“秦兄,凌海院中可有关于这乌寰城的记载?”

    秦岳笑道:“自然是有的,我也读到过一些,不过我对这乌寰城可不感兴趣,知道的不多。”

    李云遥笑道:“那这么说来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还请秦兄赐教。”

    “既然李兄有这个兴致,我自当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