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张砺锋力劝孟传(第1/2页)  故宋帆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月的天气,已经炎热无比,红日初升,就晒得人难受。

    四明书院的几十个读书人,便顶着热日“行军”。黄林镇往府城二十里,一路上行人纷纷侧目,这么多往日斯斯文文的读书士子,竟群聚在一起,撸袖摆臂,气势汹汹,莫不是寻谁的麻烦?

    年轻人气血方刚,锋芒之气总是外露,他们为了大义而来,更是有一点盛气凌人的味道,乃至于到了府衙跟前时,那一向狗眼看人低的守门小吏都被吓了一跳,慌慌张张的跑到后堂报告知府:“太守,不好了,袁先生来了他”

    “放肆狗才,袁先生既到,请进来就是,慌里慌张,成何体统!”赵孟传有些气恼,袁镛与他关系熟稔,向来不需通传,可以随时到访,因此他对这小吏的大惊小怪很是不满。

    “不是他还带了五六十人都是些秀才公!”(秀才之名,宋代为读书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

    “什么?五六十人?都是读书人?”赵孟传也重视起来,决定亲自出迎。

    出到门首,果见袁镛为首,张镝等人在后,不下五六十人。袁镛见知府出来,先行了礼,各士子也都跟着行礼,宋时文士地位崇高,可以见官不拜,这么多读书人更是能与一府之尊分庭抗礼。赵孟传疑窦丛生,匆匆答礼问道:“天与,你这是?”

    袁镛不急不缓,道:“府君,可否进内说话?”

    赵孟传这才意识到,门口众人还在太阳底下晒着呢,忙亲自引进门来。

    只不过后堂清净,一般不让闲杂人等入内,袁镛也自知带来的人数太多,于礼数上过不去,就将大部分学生留在前院,由府衙中的仆佣小厮带往偏厢用茶,只有张镝c康棣c戴曾伯c陈安上等几个人随往后院。

    袁镛先介绍了张c康二名新赐进士,再指见了戴c陈等得意弟子,赵知府一一点头致意,只对张镝赞赏一番,表示早就看中他是个栋梁之才,如今果然如是的意思。

    诸人各自坐定,赵知府以探寻的眼神看向袁镛,开始在门口相问,还未得到回答。现在仍是疑惑,猜不透他为何突然带着一大帮人shàng én,不明白唱的是哪一出。

    正欲再问,袁镛已主动开口了:“府君定然是猜,我今日兴师动众是为何而来吧!”

    “正是如此,可是我为官有何不明,断事有些不公吗?”

    “自然不是,府君为官廉明,万民称颂,并无过失之处!”

    “那是?”

    “正欲为府君再彰忠义之名!”

    “再彰我名?却是何意?”

    袁镛不准备再卖关子,开门见山道:“太皇太后已下勤王诏书,我等此来,正欲请府君招兵举义!”

    赵孟传闻言大惊,从坐上腾的站起,险些带翻了几案上的茶碗。他惊的倒不是勤王诏书的事,作为一郡长吏,他早已从公文中得知临安之事,他惊的是袁镛竟来请他起兵,这太过突然,让他猝不及防。

    哪怕局势一直在变坏,赵孟传也从未想过勤王之事,否则二月份那次他就起兵北上了。个中缘由,除了怕死,还有另外的一些顾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他乃是赵姓宗室,若从辈份上讲,可以算是当今皇帝的远方叔辈。

    宗室的身份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升官快。大宋推恩皇族,近亲宗室五岁即赐名授官,而且迁转迅速。即便那些皇家远枝,不能直接授予官爵,也可参与科举任官,标准也比一般士人更低。另外还有“别项奏名”c“宗室量试法”只需粗通文墨,几乎都能步入guān chǎng。所以有宋以来,赵宋宗室任官者不下数万人。赵孟传就是先通过祖荫得官,后经锁试赐进士,加之有些能力,从严州c泉州知州一路升迁至临安尹,再到庆元知府c浙东制置使,可谓官运亨通。

    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