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回 蠓虫吃虎 蚂蚁啃象 第七节(第1/2页)  幽默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节

    王振喜担心彭晓珍第二天要“上访”,若是她到社区一顿诉说,得,不消半个时辰,“幽默王家闹地震啦!”,街坊邻里就会当爆炸性新闻传播开来。东山牛啃瓜,西山牛说话,以讹传讹。这世上从来就不缺好事者,再经“艺术加工”,就等同于花边新闻,其影响力是颠覆性的。王振喜是社区里的公众人物,岂不有损他的“光辉形象”?他的那帮兄弟姐妹们会不会窃窃私语,喔,在处理问题上几乎无所不能的尊敬的大哥,原来不过如此,连自家矛盾都处理不了,整个银样蜡枪头呀。

    电波比声波更快,如果有人在朋友圈里刷屏,再上传彭晓珍在社区里哭诉的形象,了不得喽,整个海州城,抑或更广的范围里,王义c李凤乃至恬恬一下子还真升格成了公众人物喽,王义c李凤单位同事一定会交头结耳窃窃私语,说不准学校里的小朋友还会关心地询问恬恬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可怜小恬恬还蒙在鼓里呐。

    新闻天天有,真假实难辩,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在有些人滋生猎奇心理,能将“华南虎”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网络上,只不过是好事者几张拼图剪辑而成,却引起轰动,甚至引起有关方面的震惊,记者c专家学者纷至沓来采访论证。抑或有人把彭晓珍在社区说的“媳妇狠过婆,蠓虫子吃老虎”断章取义,舍去前半句,在“蠓虫子吃老虎”上大做文章,小小蠓虫竟能吃老虎?生物学界奇葩,说不准记者c专家学者纷至沓来采访论证,这下王振喜家可热闹喽,就忙着接待吧。

    当然,未必出现以上情况,这只是王振喜的浮想联翩,却足以说明他的担心。人言可畏呀,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有智者必有愚者,更何况智者里也不乏好事者呐。

    他家是社区里一向引为骄傲的五好文明家庭榜样,金瑛还推荐他们家参加市里十佳五好文明家庭评比,如此一来,光辉的花环落地,连带着影响到社区的声誉,个人形象事小,集体形象事关重大,他必须劝阻彭晓珍不理智的“上访”,关起门来解决问题,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有人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这是对女同志的歧视,女同志中不乏精英,可是偏偏有人旁征博引,从生理学上剖析,说是女性的头盖骨是整的,男性的头盖骨有裂缝,从而得出结论,女人是闷葫芦,遇事容易想不开。

    这种奇谈怪论咱先不说,但彭晓珍确实是这样的老实人,认准的事难以撼动。王振喜好说歹说,她只坚持一点,家里不是讲理的地方。

    王振喜反复说明利害关系,如果去社区“上访”,会造成严重后果,家里和睦稳定的大好局面,社区集体的声誉都会受到影响,恳求她以大局为重,这点小事

    彭晓珍恼怒:小事?我说一句她能回敬两句,媳妇都跟婆叫板了,事儿还小?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船到江心补漏迟,等到蠓虫子养大养肥,果真吃老虎就迟了,够你我喝一壶!

    王振喜不以为然:哪有这样严重?《山海经》里有杞人忧天的故事,说的是杞国有个人,心理负担太重,老是担心这担心那的,甚至担心天会掉下来,这可能吗?这人是不是哪里搭错筋了?你呀,担心蠓虫子吃老虎,就跟杞人担心天会掉下来一样。

    彭晓珍反诘:蠓虫子吃老虎不可能?蚂蚁还能搬动泰山哩。我就是脑子里搭错筋了,一根筋扯到底,鞭打驴子不过桥,怎么了?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麻子种牛痘有用吗?春风不入驴耳。不跟你喽嗦了,你是晚清无能,这事我看你也解决不了,我是铁了心,明天去找青天大老爷金主任,她一定会秉公而断,你就等着瞧吧。

    王振喜急了,忙不迭地表态,相信我能解决。

    彭晓珍揶揄:你总是环着指头护着她,要是真像包拯铁面无私断案也就罢了,你那个开封府算个屁。还有那个小王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