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第1/4页)  初恋二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葛春兰出院那天中午,苏苀从食堂吃饭回来,路过护士台,看到护士姐姐提着一袋x光片说是葛春兰的床头柜里捡到的,要打电话让他们来取。苏苀想了想,不如正好趁这个机会去老房子看看,估计以后都没机会了再看见那所老房子了。

    苏苀打着遮阳伞,拿着光片袋子,按照之前记下的地址一路找了过去。公交车在离美人蕉弄还有一个路口的位置停了下来。

    时值七月末,大暑时节,又是下午一点刚过,满大街几乎无一闲人在外,只有停停歇歇的蝉噪,更加衬托午后的宁静。拐过路口就是美人蕉弄,满眼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古街风情,苏苀本身对物质的东西就不甚在意,老房子卖没卖她真看得开,到了这个地方,便只顾着专心欣赏起这久违了的青砖巷陌。

    美人蕉弄是临江最古老的巷道,也是苏苀最喜欢的一条巷道。里面住着的都是临江市的原著居民,他们生活悠闲又对这座城市富有主人翁精神,在巷子各处都种满了各色花草果蔬,使得院墙楼台之间到处都生气蓬勃。尤其是巷口处一丛丛阔大的美人蕉,不知有多少年月,在白泥高墙下如一群群身着曲裾裙服的美人娉婷玉立,紫薇花开得也热闹,像招展的小手热烈欢迎每一位匆匆过客在此留步。

    苏苀沿着墙根的阴凉慢慢欣赏着、走着,握着伞把儿的手心汗津津的。

    苏苀一路走一边不自觉想起从前,每年夏至母亲都会带着她在美人蕉弄的房子里小住几日。

    房子是个假四层,外公那套在三楼。房子不大,两室一厅,但还有一个全木的阁楼。它是当年外公凌放为了写文作画汲取灵感特意置下的一处房产,好就好在闹中取静。最妙的是南面的露台,底下就是临江最负盛名的吉庆街。母亲曾经告诉苏苀,吉庆街是明朝时期发展起来的一条独具特色的集民间手艺之大成的巷道,巷道左右店铺,随便一指,店家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

    苏苀最喜欢坐在露台上看着底下热闹的街景。年代久远的临街瓦房,青砖黛瓦,犹如二八姑娘甩出去的油亮亮的大辫子,一眼望不到头,充满的是生命的活力和历史的苍劲。

    这条街上的很多小吃也都最具临江特色,苏苀每次来总是会缠着凌雅意再多留几个晚上,将吉庆街上的地道小食吃个遍才算满足。

    只是没想到,这房子已经不属于她们家了。

    踏着些许失落的脚步,来到302,望着熟悉的门楣和门牌,苏苀屈指三扣。很快就听得蒋笑卿在里面应了一句:“谁呀?”,里面沉寂了几秒,接着又听着跑近的脚步声和逐渐清晰的回答:“来了……来了。”

    开门一阵风,吹来屋内浓烈的中药味道。

    蒋笑卿见是苏苀,微微一愣,门开到一半,便停住。

    苏苀看到了蒋笑卿眼里的犹豫和尴尬,浅浅笑着,她已经习惯了蒋笑卿和她之间这种奇怪的气场。苏苀举着手中的袋子说:“阿姨的x光片忘了拿了。”

    蒋笑卿放下搭在门框上的手,接过片子:“谢谢你,苏苀。”她又迟疑了一下,看见苏苀鼻尖和额头全是汗,把门打开,问苏苀:“要不要进来坐一会儿?”

    苏苀站在门边,忍不住往屋内张望,听着蒋笑卿的邀请,并不是诚心请客的肯定句,而是略微勉强的询问句。本来按照她的性格,应该很识趣走开才是,可是苏苀的确很想最后再看一眼这房子,便回答道:“好啊,我正好有些口渴了。叔叔阿姨不在家?”

    “我妈在里屋睡觉,我爸去店里了。”蒋笑卿指了指一间朝南卧室的门,卧室的门关着。

    苏苀跟着蒋笑卿进屋,匆匆扫了一眼久违的这间老房子,变化不大,甚至连里面的家具都是以前的,清一色上好的晚明家具,黄梨木配着精湛的工匠手艺,苏苀都还记得它们触摸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