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3页)  乱世问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整整齐齐站了四排文武官员,他们平静的等待着。不一会儿有个太监从殿门外慢慢走了进来,手中传国玉玺高捧过头。后面跟着四个太监开路,再后面是皇帝本人,皇帝后面还跟着四个太监。



    皇帝本人穿过众人缓缓的斜靠在了龙椅上,捧着玉玺的太监把玉玺轻轻放在龙椅前的书桌上。前后八个太监分别站在了两边。掌印太监见左右皆站好高呼:“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文武百官中右边武官两列中有人站出来说道:“臣有事启奏。”皇帝本是年十七岁的少年看到太尉奏事不禁来了兴趣正身说道:“李太尉,何事启奏?”李太尉答道:“启奏陛下镇北将军张基遣人来报:鲜卑人呼厨寒日益坐大当上汗王仅仅两年已统一鲜卑最近又重创乌丸占领了乌丸大片土地,观此子略有雄才为了北方安定必须及早打压已平衡胡人势力。”



    皇帝撩开鎏冕自信一笑说道:“果然叫朕猜着了,李太尉你怎么看?”李太尉答道:“启奏陛下胡人每一次统一北方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压力我暂同张将军的提议应该立刻出兵。”皇帝看了看其他人说道:“如果没人反对那就出兵。”刚刚说罢,左边文官队列马上有一人站出来反对道:“启奏陛下,长江水患已造成百万人流离失所。并州也已一个多月没有下雨。赈灾迫在眉睫国库没钱支持出兵。”



    李太尉听闻皱了皱眉头说道:“大司农此言差矣,万不可养虎遗患。先皇在世时的匈奴对我国造成的损失何止百万。掳走的人口更是数以万计!本太尉苦战六年死了两个儿子才打散匈奴,等鲜卑成了新的威胁我可没有两个儿子再去死了。”皇帝看着他们泄气道:“长江水患和并州干旱固然重要,可是太尉所立的不世功勋也不能荒废。这样吧赈灾事宜依旧抓紧去做,鲜卑方面叫张将军不遗余力帮助乌丸。待国家渡过这段艰难时期再出兵攻打鲜卑。”



    李太尉赶紧跪倒拜服道:“陛下圣明。”



    大司农丘庭很是欣慰,也不禁跪地磕头道:“陛下新帝登基不足月余,已有这样悲天悯人的心,当真是爱民如子。老臣身负托孤重任每日里如履薄冰,敢不效股胘之力。如此先皇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皇帝在龙椅上甚是反感,只因带着鎏冕又无人敢抬头一窥天颜所以没人察觉,尽管如此他还是假装急切的说道:“丘司农李太尉快快平身,朕忧国之甚,国不仅有疆土更有百姓。百姓在则国在,百姓亡则国亡。”大司农听到皇帝说出这样的话身子压更低了,咳嗽了两声说道:“陛下圣明,陛下能这样想实乃先皇之福,天下之福,百姓之福哇。”说罢才缓缓的站起身来。李太尉看了看丘司农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厌恶。



    皇帝听到丘司农这样夸他,嘴角又扬起了微笑继续说道:“国库空虚,眼下虽然确定了赈灾为主,可是北边也确实刻不容缓,两边都需要钱。大家有什么开源节流的法子也可报上来。”



    丘司农又启奏道:“前些日子西域乌孙国前来朝贡,言道西方大秦似乎稳定下来,咱们和西域诸国谈谈如果能重启贸易往来。每年可有大批进项。”李太尉闻言讥笑道:“西域诸国连年征战不休,大秦稳定下来,可这商人路上也不太平。就算都太平了,重建贸易往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成。到时候别说赈灾就是鲜卑恐怕也统一大漠了。”



    司农闻言一时语塞连声说道:“你你有何高见?”



    李太尉不再看他转身对皇帝说道:“启奏陛下,并州和扬州虽有祸事其他各州都很好徐州去年更是少有的大丰收。如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令其余各州加收赋税以解燃眉之急。”



    丘司农大惊道:“陛下,万万不可。老臣徐州布衣,祖上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