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辩什么辩(第2/3页)  顾二代[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顾淮无意抬头,对上一双清冷乌黑c看不出情绪的眸子。

    王渊大大方方地看了他两眼,微微一笑。

    顾淮没当回事。

    萧珩拍拍手,婢女们呈来吃食,案上逐一摆上豉炒片鸭c脯酱c菹笋c炙羊肝c暴鲊脔鱼c蒸肥肫c枸杞蛋,加一碗稻米饭。顾淮孤零零一个人吃饭多年,向来没有等人招呼的习惯,这会儿正好肚饿,自顾自取了筷子开吃。

    萧珩脸色微沉,似要发作。

    谁料王渊一声轻笑,也抬起竹箸,道:“小郎浑不把某当客人,当真自在。”

    不熟悉王渊性情的,大约会以为他这是在讽刺小郎无礼,而萧珩却听懂王渊话语里的夸赞之意,心中生奇,对顾淮的不快也渐渐压下。

    王渊出身高贵,是一流名士,说话做事很有分量。四郎怕顾淮惹人不喜,有心为顾淮圆场,但萧珩是孔子信徒,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既已开食,便禁言语,操心的四郎很忧伤。

    萧珩跟着动筷,四郎五郎紧随其后。

    饭毕,婢女撤下食盘,服侍各主子洗漱后,再呈上酒茶与糕果。

    此时那一线橘红已蔓延了大半天空,有风渐起。袁弘策在萧珩身后跪坐下来,低低地说了几句话。

    萧珩摆摆手,“无妨。”给王渊介绍过三小郎身份,笑道:“十二郎,你此去襄阳开观授业,我这几位小郎定然要放在你观下就读,现有闲暇,又兼江风落日之景,何不趁兴与弟子们论学?”

    王渊摇动麈尾,修长手指与玉同色,烛火下晃人眼目,悠然道:“自古有崇有,有尚无,小郎们如何看之?有无孰先孰后?”

    五郎率先直身对王渊恭敬地揖礼,道:“圣人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先天地生,有生于无,自然无为尊。”

    自胡狄乱华晋室南渡,儒教礼教不再一家独大,与玄c道c佛分庭抗礼,道玄‘越名教而任自然’,多为此下风流名士看重。五郎便围绕老庄之说阐释了尚无说。萧珩虽是儒士,却不抵触他学,觉得五郎引经据典,学问扎实,赞赏地点头。

    四郎仔细思索后,搬出前人裴頠的论述加上自己熟读的三礼,不落下风稳实地阐述了崇有论,并总结:“有‘无’,‘无’才可存在,‘有’是‘无’之承载,自然有为尊。”

    四郎之学深得萧珩欢心,拊掌称赞。

    少顷,众人齐齐看向顾淮。

    顾淮正抓着一块花糕往嘴里送,这些古人动不动飙文言文,他听着费劲,干脆一心吃糕。被人围观住,他也只不自在了一小会儿。反正家里人都知道他不学无术,还不爱说话。现在含混过去也是可以的吧。

    他立志做个安静如鸡的美少年,然而另一个美男子却不肯放过,王渊饶有兴致地盯着顾淮,问道:“淮小郎,你呢?”

    被老师点名,顾淮只好咽下糕点,再喝口茶,慢吞吞说:“有无谁先谁后这个辩题太大了,在我看来,这是辩不出结果的,就好比鸡生蛋蛋生鸡,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没有明确dá àn的。不过辩论有无这个命题的意义并不在于结果,而是辩论过程,无数先贤智者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如今都成了瑰宝。”

    最后,他按着自己的心意总结道:“我不喜欢这种辨不出结果的大辩题。”

    顾淮这人从小缺少管教,其实是任性的,若非别有用心,他才懒得斟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作违心之语,也称得上坦荡。

    顾淮一通大白话让四郎五郎张口结舌,萧珩瞪着顾淮,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毫无学术修养就罢了,还敢直言不喜先生出的题?

    王渊却似更来了兴趣,麈尾扇摇:“既有大,那便有小,依你所言,何为小辩?”

    顾淮想到通宵那晚看的辩论节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