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特殊的家庭(第2/3页)  触及幸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小时的车,终于快到家了。



    然而,越是接近家,周小宇的心就越乱,可能是近乡情怯,又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心是越来越不平静,脑子里是越来越乱,想法也越来越多



    家的内涵丰富而又深刻,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温馨c快乐c幸福的感觉,让人们感觉回到了爱的港湾,不必再去ěi zhuāng,可以放下心中的警戒,尽情地享受家所带来的温暖与安全,所以每个人都期盼着回家!



    然而,对于周小宇而言,虽然也依稀会有这种感觉,但最明显的感受却是回家的小心翼翼和压抑感,甚至于让他有一种逃离感。不是因为周小宇不愿意回家,也不是因为周小宇不爱家,更不是因为周小宇不想念父母。刚好相反,正是因为周小宇太爱家,太想回家,太想得到父爱和母爱,所以才会使他变得如此。



    究其原因,想必就不得不提起周小宇的家庭了。



    周小宇出生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九二二年出生的,因为当时的社会和家庭双重原因,12岁就弃了学,并开始跟着周小宇的爷爷做裁缝而shàng én讨生活,后来凭其志愿而加入红军成为党员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遇“文化·大革命”,四处状告无门而含冤入狱,直到一九七八年全国平反才得以出狱。



    周父出狱担任书记不久后,周小宇的大娘就因为担心害怕又加上劳累成疾,丢下周父和两个女儿便撒手人寰了。



    之后,周父又因为工作需要而调到了龙潭,在工作期间,经人介绍,与独自带着一女两儿小他十八岁,也就是一九四零年出生的周母相识相爱,组建了家庭,最后才有了周小宇。



    一九八二年,在周父六十大寿的前五天,周小宇呱呱啼哭地来到了这个新颖的世界,出生在了与其父整整差了一个甲子的特殊家庭里。



    而对于老封建老传统,有了儿子便可以传宗接代的周父来说,却是非常高兴与喜悦的。



    可俗话说的好:老来得子三不幸。很快,不幸之事就落在了周父身上。因为八二年是计划生育开始以后最严历的一年,而且有句口号说:计划生育从党内部开始。所以,周父‘中枪’了。先是降了三级,让周父失去了挂在脸上的招牌笑容,后来又雪上加霜地被开除了党籍,更是让周父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屋子里,三天三夜没有出来,最后还是周小宇的奶奶把周父给骂醒,才得以走出了房间。



    就这样,周小宇在这个特殊而复杂的家庭里,靠着周父的工资这份唯一的经济来源,慢慢长大,慢慢懂事,也许这就是最后的第三不幸吧。



    周小宇常常跟熟悉的人说:我就像是生活在三个圆相交的那个重叠部分里的阴影里,换句话说,就是我生在八十年代,长在二十年代,却活在二十一世纪里!



    也正是因为这特殊而复杂的家庭原因,造成了周小宇从小封闭而沉默寡言的性格···



    收回心思的周小宇,在司机的一声到终点站了的叫喊声中,拿起行礼,走下了车。



    这是一座在雪峰山山脚下,四面环山,一条省道贯穿南北,两条溪水分别从东西两侧缓缓而下的美丽乡村。



    看着这座在梦中无数次出现的美丽乡村以及那再熟悉不过的人与物,呼吸着这清爽的空气,感受着这家乡的味道,眼睛一热,差点让周小宇落下泪来。赶紧强自把那股子冲动压了下去,一手提包,一手拉着xiāng zi,心情澎湃地与路上的熟人打着招呼,不紧不慢地朝家走去。



    周小宇的家是古老的院落式,中间大的是堂房,两边的是侧屋,穿过堂屋,就是用大石砌的院子,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