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云山隐居(第2/3页)  都梁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是同一个道理。



    



    



    此山在他们来之前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上山道路,两位方士为了自己带来的这些人上下云山方便,便要随行的能工巧匠带着童男童女们依着云山本来的地形地貌傍壁依崖地用一些青石铺就了一条窄窄的山路。



    



    



    此路蜿蜒陡峭,九曲十回环。沿此道上云山,一下子临深渊,一下子又入云海。让人感觉浑如进入梦境,飘飘欲仙,浑似走在九天之上,天上人间似的。



    



    



    游人行走在此路上,云山那奇丽秀美的风光就能够尽收眼底。此路现在已经成为云山十景中的一景,叫做“秦人古道”。



    



    



    当然,现在看来这条山路对于来这里寻幽揽翠的游客们确实是非常好,能把云山各处险峻秀丽的景色都饱览眼底。



    



    



    当初卢生c侯生这么修建山路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方便游客们更好地观赏风景,而是为了增加秦朝军队进山来搜捕他们的难度,增强他们自己的抵抗能力。



    



    



    这忽上忽下的窄窄山路本身不太适合大部队行军,而且有许多地方山路的设置甚至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非常的险峻。山道狭窄之处,两个人并肩而行都得小心翼翼。而且这山路忽上忽下的,特别耽误军队上山行军打仗的时间和特别能消耗士兵们的体力,这样就有利于在山里隐居的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来做好应对军队进山抓捕他们的准备。



    



    



    这座云山以“云幻c林丰c水秀c山奇”闻名于世,景区中云海c古树c流泉c溪涧c瀑布c幽谷c山峰c怪石c古道c奇迹一应俱全。



    



    



    山里有大大小小71座山峰,宋高宗曾有云山“七十一峰,烟云变化”的御笔题词。在这些高大险峻c连绵起伏的山峰中,尤以紫霄c别云c顶秀c芙蓉c香炉c日华c月华等七峰最为著名,巍峨耸立在云天之外。



    



    



    别云峰下有一块方园一里多的地方,是一个山坞,这个山坞四周高,只有中间这一块凹下去了。处于云山七十一峰的环绕之下,就好像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似的。所以有诗人称此山:“云足时时雨,峰头瓣瓣莲。”



    



    



    山坞四周是一大片原始次生林,山坞里面古树众多,绿叶成荫。杏花如雨,随风飘洒。绿草幽幽,郁郁芊芊。泉水叮咚,鸟语花香。算得上是“满坞春色关不住,数枝红杏出坞来”。满山的灵气尽聚于此处。因而被后世人们称为云山十景之一,叫做“杏坞藏春”。



    



    



    明末清初诗人潘应斗,对此有诗云:“避世宁惟碎物华,亦须斟酌惜烟霞。桃花易赚鱼舟入,故向云中种杏花。”



    



    



    他们走到这个山坞后,就在这里建了许多茅草棚棚,供大家暂时居住在此。



    



    



    计划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对这里比较适应以后,会要随行的能工巧匠们带着这些童男童女们用山里的木头在此地修建一个万寿宫,供两位方士炼丹制药,也供他们居住。宫前还要用青石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