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人在路上(五)(第2/3页)  破局之平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门口,两个工作人员,一个负责查看证件,索要复印件,一个负责在花名册上打勾。



    大家都想知道搬迁的费用及新住房面积,两个工作人员非常不耐烦地说不清楚,让他们到二楼看公示栏。于松看着长长的队伍,估计一时半时也到不了自己,便和身边的人打声招呼,自己直接上了二楼,去看公示栏。那里的人也非常多,挤了半天,才到了近前,细看一遍,于松感觉心里直发抖,公告说拆迁户给原来面积,扩大面积款按四千元一平,如果不想要动迁号,则按三千一平收购。于松算算自己的房子有六十平,但有个小院子,便问身边的人,小院子给不给面积?旁边的人说不清楚,问问厂领导吧。



    于松急忙又往上走,竟然在门口,遇到了宋子恒,不由笑道:“子恒!”宋子恒是来bàn li岳父的房子的。几年前,岳父为了改善住房,每年冬天,都和岳母上矿山旁边的路上捡运煤车颠簸下来的煤块,尽管经常遭到矿山管理人员的驱赶,和其他捡煤人员的欺负,时常要小心呼啸而来的车辆,但还是捡了不少。老两口舍不得用,而是卖给了设备厂,正巧设备厂集资建房,就算作集资款了。设备厂建成了住宅楼,却是僧多粥少,原本申请的两个套间,变成了三室一厅,而且是顶楼把山,还欠了岳父一间房。岳母非常生气,抱怨岳父没有本事,却又无可奈何。岳父上来倔劲,和厂子软磨硬泡要了一间单位宿舍,给大哥住。后来,大哥结婚走了,设备厂就收回宿舍,给了别人,岳父找了几回厂长,厂长最终声明将来一定给房子。不想,设备厂破产,这房子就再也要不回来,还好宋子恒在清算组,见不得岳父唉声叹气,找了厂长,设备厂同意补偿集资款,但要等到设备厂有钱时再付。不想,又说几年过去,岳父已经过世,岳母却盯着这件事。如今得到消息,岳母赶紧告诉田小燕,田小燕又通知宋子恒赶紧去看看。



    宋子恒本来很忙,大哥本来在附近商场卖货,按理可以去的,但田小燕说他在设备厂多少年了,人熟悉,有面子,还是让他去了。宋子恒找个借口,和小丁出来。一看人多,宋子恒直接去楼上找厂长,厂长很是热情,听了宋子恒的来意,说这事有些难办,住房已经给了别人,人家必然会申请要房子,一户不能出两个人名。宋子恒笑着说,当初清算组已经签字盖章给补偿款了。厂长一愣,继而笑道,这事你干的吧,那就这样,先登记,然后看将来情况再定。宋子恒说,这事千真万确,就看单位了,老人不在了,岳母年纪也大了,天天想这事,做儿女的于心不忍。厂长笑笑,说这些年在外面,人也精了,嘴也滑了,这事包在他身上,肯定会解决。



    宋子恒非常高兴地打diàn huà告诉了田小燕,自己则下了楼,本来想看看自己曾经待过的办公室,不想看到了于松。两个人寒暄几句,于松便问动迁的事。宋子恒不是太了解,说:“你去问问吧,这个我真不懂!”



    李传东离开和城,一直没有消息,顾小曼并不是太急切,倒是方区长经常打diàn huà来问有没有联系。当初李传东走时,曾经要过网上的联系方式。顾小曼偶尔会上网上看看,什么都没有。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顾小曼时而在乡里,不是开会,就是到各个村子走走,学校取暖,五保户困难,大棚生产等等,时而要到区里开会,年底这两个月是最忙的了,涉及到一年的工作总结,区里都会给指标的,特别对于有大企业的乡镇街道,要税收,要工业总产值,还有一项不能明说的任务,就是要截访,这也是最让顾小曼头疼的事,上访的事年年有,特别是猫冬的季节,上访的理由有时杂七杂八,农村突出的问题就是土地,哪个村领导工作失误了,往往会引发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上访的老百姓往往跨过乡,甚至区,到市到省,甚至到北京,市里的命令就是要安抚到各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