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6章 东线无战事(第2/3页)  雪落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连战神都被人割了脑袋,自己一个小兵还送什么死呀。

    燕军士兵转身逃跑,曹矛、大牛、小狼他们率领沙陀民兵趁机冲杀上去,犹如虎入羊群一般,杀得燕军士兵尸横遍野。

    许达见大势已去,这仗没法打了,便命令身边的传令兵,鸣金收兵。

    收兵的同时,许达叫燕军士兵把四门火炮推走,原本是五门火炮,一门火炮炸膛了,还炸坏了旁边的两门火炮。炸膛的火炮算是毁了,旁边那两门火炮修补修补还能用。

    燕军士兵们推着四门火炮后退,段日兴带着鲜卑佣兵们冲杀上去。段日兴和鲜卑佣兵们都骑着马,风驰电掣,冲过去一通砍杀,杀得燕军士兵们抱头鼠窜,也顾不得火炮了。

    许达原本想着燕军有条不紊地退下来,再做打算,可是,在沙陀民兵、鲜卑佣兵的冲杀下,燕军已成溃败之势。兵败如山倒,许达阻挡不住,只能带着几个亲兵护卫,逃命去了。

    一场大战以珍珠乡的完胜而告终,燕军副将褚啸天被击杀,燕军一千八百多人被歼灭,一千多人被俘虏,只有一百多人跟着许达逃跑了。同时,沙陀民兵还缴获了四门火炮,一百多支火枪,二十多桶火药,至于刀枪弓弩这些冷兵器,则不计其数。

    珍珠乡这边,沙陀民兵阵亡三百多人,鲜卑佣兵阵亡十七人,沈宁手下的工匠有七八个人受了伤。

    开战之前,珍珠乡的沙陀人做好了与家园共存亡的准备,他们想着,能牺牲自己保住家园、保住孩子们,就是上天对他们的眷顾了,没想到,他们竟然以如此小的代价,打了一场如此大的胜仗。

    进犯珍珠乡的燕军全军覆没,攻打仇由县的燕军也遭受重挫。开战一个多月,东线的燕军处处碰壁,折损了上万人。

    燕军士气低迷,从中山国退了出来。这时,中山军东路军将军司马特,率领中山军乘胜追击,追到了燕国境内,长驱直入上百里,摧城拔寨,打得燕军毫无还手之力。

    燕国国君接到前线的军报,大惊失色,照中山军这个进军速度,不到半个月就能打到燕国国都蓟城。燕君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有的大臣提议燕君,到辽东避难去。

    燕国本来想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了中山国,结果,不仅没有灭掉中山国,自己反倒有了亡国之虞。

    中山国与燕国之间的战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山国是个刚刚成立的小国,土地小,人口少,士兵又大多是刚刚入伍的平民百姓。而燕国是有数百年历史根基,地大人多,身经百战的北方大国。

    开战之前,人们对战争做出了各种预料,有人觉得,燕国会迅速灭掉中山国。有人觉得,燕国会灭掉中山国,但是,过程会有些艰难,沙陀人会拼死抵抗。

    支持中山国的人当中,最乐观的看法是,中山国在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与燕国签署停战条约。

    没有一个清醒的人会认为,中山国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将燕军逐出国境,而且长驱直入,威逼燕国国都蓟城。

    这时,赵元琦、田政彪出面调解,让中山国、燕国签署停战条约。

    燕国虽然瞧不起中山国,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也不得不,收起那份泱泱大国的高傲。

    中山国的统治者们要的是一个以沙陀人为主体的中山国,他们不想统治燕国的华夏百姓,也不想杀死、驱逐燕国的华夏百姓,侵占燕国土地。

    中山国的四周都是华夏诸侯国,如果他们做得太过分了,激怒了赵国、齐国这些大国,华夏诸侯群起而攻之,中山国就是再怎么强悍,也难逃亡国厄运。

    中山军深入燕国境内,就是逼迫燕君早日签署停战条约,那样的话,中山军就可以全力应对西线的魏军了。

    由赵国、齐国作见证,中山国与燕国签署了停战条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