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回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第1/3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回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p>

    /p>

    酒过一圈。章志明继续道:“令尊时常嘱咐我,只可供货十三行,不可与洋人有任何私下交易。这些年来,我一直铭记在心。”范昭问道:“十三行同气连枝。一家有事,其它商行怎么坐视不理呢?黎老四可以向老东家潘振承求救啊。”章志明摇摇头,道:“商场如战场。黎老四欠债越来越多,就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了。他迫不得已,才向英夷借了重金。以前,潘振承对黎老四有诸多关照。但是,黎老四达后,生意上和老东家渐渐有了摩擦。黎达彥考中秀才后,黎老四就把儿子何时考中举人的事时常挂在嘴边,最后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来往。后来,黎老四违背行规私贩牙片,潘振承索性和黎老四绝了交。”范昭惊讶道:“原来,十三行还走私牙片,真没想到!”章志明道:“也就是个别的。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惩办兴贩牙片烟及开设烟馆条例》和《申禁售卖牙片及开设烟寮上谕》。当今皇上也是禁烟的。若非被逼无奈,没有哪一家商行愿意铤而走险。”范昭点点头,暗忖:“十三行和殖民主义者还是有区别的。”章志明吃了一口菜,道:“碍于十三行声誉,通常,其它商行对走私牙片视而不见,只在私底下说说。黎老四偷卖牙片,也是没办法的事。他的独子黎达彥被洋人教坏了,染上烟瘾,黎老四不得不以贩养吸。”/p>

    /p>

    范昭道:“这么说,黎老四的败落是无法避免的了?”章志明点点头。范昭叹息道:“黎老四时运不济。十三行原本同气连枝,洋人若是将黎老四告上官府,丢了大清国的颜面,只怕皇上震怒之下,牵连到十三行。潘振承身为总商,还是抛开旧怨,帮帮黎老四为好。”章志明道:“贤侄有所不知,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一条船进来,船上货物一般价值十五万两白银。黎老四所欠款项,连本带利,恐怕得有五万两白银,不是普通小商行能出得起的。本来各家洋行凑一凑,也能应付过去。不巧的是,去年皇上南巡,官府要每家洋行办了不少贡品,黎老四就办了西洋钟,伽楠木手串等十余样,花费了一万余两银子。其它各家洋行大抵如此。所以,现在各大洋行还没有缓过劲来,余银并不多。”范昭问道:“宫里采办贡物,不给银子吗?”章志明叹息一声,道:“白乐天有诗云‘一车炭千余斤,公使驱将惜不得,半尺红绡一丈绫,挂向牛头充炭直’。皇家要的,能给你几个钱呢?!”范昭默然。/p>

    /p>

    黄兴华道:“舅舅说的是。皇上难侍候,此一难也。地方官员难侍候,此二难也。粤海关监督难侍候,此三难也。胥吏难侍候,此四难也。还有各种社会摊派、朝廷捐输等,十三行确实不容易。朝廷上下都认为,十三行的财富是皇上赏赐的,朝廷想怎么‘调用’都行。除了新官上任的‘贺银’例规,还有什么清明、端午、重阳的惯例,另外,炭敬、冰敬等多半都是行商出的。有时候,行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p>

    /p>

    范昭明白了,原来朝廷给这些商人垄断经商的权利,未必是存心照顾,而是为了方便自己控制经济,搜刮钱财。商人们得到了好处自然得回报朝廷。只要是官商勾结垄断行业,利润必然巨大。羊毛出在羊身上,行商在官员那受到的损失,必然会从底层老百姓那捞回来。十三行卖给洋人的丝绸、茶叶、瓷器等,都是从老百姓这来的,但是,老百姓却不能在垄断商贸中定价议价,只能被动接受垄断行商分给自己的那么一点点利润。在垄断商贸年代,做实业的,还不如做个牙商(中介商)赚钱容易。在西方,封建领主也对商人盘剥,但是领主是世袭的,长期不换的,只要喂饱了,他不会竭泽而渔。而在天朝是不行的。何况,西方商人壮大后,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反过来挟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