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回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第1/4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过了一夜。



    



    上午,范昭c张朝仪c玉娘和千雪子聚在茶厅叙话。千雪子博学多才,温顺委婉,识得大体,玉娘十分喜爱,欲留千雪子多住几日,向千雪子学习ri běn茶道。千雪子却道:“归期已近,不敢在此多作停留,误了航船,恐慈父慈母多生牵挂。”玉娘十分惋惜,着范昭送千雪子去到江阴码头,乘梁老板的货船返扬州。



    



    舱内,千雪子和野泽一郎靠窗相对而坐,欣赏长江风景。野泽一郎问道:“xiǎ一 jiě,为何不多在范府住上两日,早早离开?”千雪子道:“若是将茶道悉数教给范夫人,范夫人必不会再挂念于我。如今我传她一半,她平日里没事就会自行琢磨,心存疑惑,才会时时想起我。待我们从ri běn回来,再去拜访范夫人,必受其厚待。”



    



    野泽一郎笑道:“xiǎ一 jiě高明。这是天朝人经常说的‘放长线,钓大鱼’吧?”



    千雪子点点头,忽然感叹道:“天朝文化高深莫测,我们ri běn人学了上千年,也没有学到真谛呀!”



    野泽一郎一愣,问:“xiǎ一 jiě不是说,天朝屡屡遭受北方蛮族入侵,正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我ri běn虽一小岛国,却沿袭了汉唐正统。怎么如今又改口了?”



    千雪子幽幽一叹,道:“你不知。天朝人有个特点,师傅带徒弟,凡事留一手,除非徒弟特别好才愿意倾囊相授。周景王时,爆发王子朝之乱,导致周王室典籍散失。《史记》载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周王室的典籍,老子应该都知道,可惜只写下来《五千言》。孔子曾入周拜访过老子,晚年修订六经,想必孔子得见周王室典籍。从后世对《五千言》及《六经》的不同解读来看,我断定,周王室最精华的典籍,老子之后,消失于人世。”



    



    野泽一郎问:“难不成,给老子带到深山老岭里去了?”



    千雪子凝思半晌,道:“以老子的大智慧,记住所有周王室典籍,应无难处。如果老子留下的《五千言》,是周王室典籍的精华,那意味着,天朝历代贤人,都没有人能够继承周王室的典籍精华。天朝文化之根本,自老子时已经断绝。”



    野泽一郎问:“xiǎ一 jiě是说,天朝后世,无人读懂老子的《五千言》?”



    千雪子微微点头,道:“天朝文人,读《六经》尚且困难,何况《五千言》?今早与范昭谈文,范昭说‘中华道之本,早绝于春秋’,大约是这个意思。”



    



    说到范昭,千雪子忽然心头一跳,俏脸发热。



    进入中原将近一年,野泽一郎耳濡目染,对中华文化也有所了解,遂道:“曾听天朝人讲,当年老子出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所求,写下了五千余言,‘道’因之而传。xiǎ一 jiě,范昭所言,不可全信。”



    千雪子笑道:“范昭见识,远在读死书的书生之上。野泽君,也许只有范昭,能为我们解开三皇五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秘密。”



    野泽一郎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xiǎ一 jiě,范昭是我的救命恩人,按理说,我应该感激范昭才是。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他。他这个人,似乎带着一种神秘的东西。”



    千雪子叹息一声,道:“是,我也看不透范昭,总觉得他与大清人有些不同。”



    



    萍儿端着一盘水果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