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武德修出功夫意(第1/3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c武德修出功夫意家书引来美人情



    



    康熙四十九年,小暑,小六子寻到菜园,带来云老爷书信,要云野即日启程,赶回家中成亲。原来,云若飞是云老爷晚年得子,云老爷子年事已高,抱孙心切,下了死命令。安含玉知道留不住云若飞,跑到爷爷屋里流泪。疯僧只管念经,不理孙女。是夜,云若飞无眠,一人独坐小溪边。小六子陪在一边。



    



    第二日清晨,云若飞收拾好行装,来向疯僧告辞。安含玉躲在屋里不肯出来。云若飞心里也觉得难受。疯僧一反常态,肃容道:“云小子,你天性淳朴,所以,三年来,老衲只教你武功,从未向你谈及武德。现在你要走了,老衲就告诉你真正的武德,以免你将来用我教你的武功,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坏事,老衲就要受累了。阿弥陀佛。”



    



    云若飞暗想:“我自幼家规谨严,我师傅大定禅师尤重武德,爷爷还不放心我啊。”



    



    疯僧咳嗽一声,道:“九年前,我携含玉藏身于此,与老方丈一见如故。老方丈不但精修佛法,而且武学高深,以我的武学修为,与老方丈过招,根本挨不上老方丈的衣袍。”云若飞大惊失色。在云若飞看来,疯僧的武功修为已经深不可测了,没想到世上还有武功远在疯僧之上的人。疯僧瞧了一眼云若飞,继续道:“我为老方丈的高深武功所折服,欲拜老方丈为师。老方丈不肯,说与我只有师兄弟的缘份。老方丈认我做了师弟,将寺院这块菜园交于我打理。”



    



    疯僧停顿下来,沉浸在回忆之中。半晌,疯僧继续道:“老方丈说,武德是中华武术的精华。可惜世上众多习武之人只重苦练,轻视武德,是以武功一直停留于表面,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习武之人常说武德是‘止恶扬善’,这话说的没错,只可惜,被世俗习武之人给误解了。世俗习武之人,都在止世俗中的‘恶’,扬世俗中的‘善’,武功难有大成。‘止恶扬善’正确的理解是,止自己心中的‘恶’,扬自己心中的‘善’,即修去自身的魔性,充实自己的佛性,这就是以武养德,以武修心。”



    



    安含玉问道:“爷爷,这么说,武德的实质是以武修德了。”安含玉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出来了,问上一句。“对。”疯僧应道,“很多习武之人以为,练武是为了打斗。其实不是,练武是为了修德,武打技术只是武德的表面上的东西。”云若飞不懂,问道:“请爷爷详细解说。”疯僧苦苦一笑,道:“当初我也不解,经过漫长的九年佛法修炼,昨日才茅塞顿开。丫头练飘云步,动作简单而枯燥,这就是武德的关键——在简单枯燥的磨炼中修养人的德,在吃苦中消去业障,灵悟而练成高深武功。但是,习武之人如果争斗之心不去,会形成‘武学障’,无论怎样苦练,也难达到禅定高深境界。老方丈正是通过佛法修炼,练至武学的高深境界,却再也不想与人动手了。私下与我过招,已是破例。”



    



    云若飞问:“爷爷,练到老方丈的境界,不问世事,不与人过招,武功再高,有什么用?”疯僧微微一笑,道:“是。这个问题困惑我很多年,昨日我也一并想明白了。世俗之人,总是放不下世俗之事,以武争斗就成了必然。只有老方丈,四大皆空,才能超出以武争斗的局限。少林的武功,本质上是与禅定相背的,老方丈达到了禅定的‘静’,所以再看武功的‘动’,就一目了然了。”



    



    云若飞和安含玉都听明白了,武功有入世和出世两层境界。入世的武功注重争斗,通过苦练成就打斗技术,止世恶扬世善;出世的武功讲究修去自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