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特刊三:(围棋文化论文)(第1/10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特刊三:(围棋文化论文)中国围棋文化与产业的道艺术



    内容摘要:中国围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就以独特的方式渗透到三教九流之中,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古代社会,创造了丰富的围棋文化,以道c艺c术三个层次,风格鲜明的流传下来,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富贵的文化财富。时代进入21世纪,围棋文化形成一个产业,我们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围棋文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字:围棋文化产业《大清棋情录》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自三皇五帝始。《史记》称黄帝c颛顼c帝喾c尧c舜为五帝。《四库全书》收录了唐代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纪》,其中记述了五帝以前的三皇,即伏羲c神农和女娲的传说。黄帝玄孙大禹治水有功,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后传位于儿子启,开创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



    2015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行“山西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尧都平阳”正在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尧舜古国文明不再是传说,考古形成的一系列证据指向陶寺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一些考古学家在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当中记录了商代的祭祀,征伐等多种hu一 d一ng。甲骨文的记载是不连续的,这显示中国历史至少在殷商开始进入了半信史时代。到了西周共和行政,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进入真正的连续记载的信史时代。



    大约2500年前,老子留下《道德经》,尊为道教始祖。孔子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门下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在后世的发展中,儒家脱颖而出,渐渐成为中华治国安邦的主流文化。建元六年,董仲舒答汉武帝问,上《天人三策》,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汉书董仲舒传》)。东汉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汉明帝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标志佛教正式传入中华。至此,中华文明的主体——儒释道三教基本形成。



    中华文明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博大精深,典籍海藏,其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c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群经之首——《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根本。《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而为之传。”



    围棋,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道艺术三个层次的文化内涵。



    一c围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围棋——大道之行



    先秦典籍《世本》有“尧造围棋,丹朱善之”的记载。惜乎古世本在唐朝时已存在残缺,而到南宋则尽数散佚,今所见为明朝辑本。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宋代罗泌在《路史后记》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骜很媢克。兄弟为逆嚣讼,嫚游而朋淫。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丹朱由尧处学了围棋,有了长进。《山海经海内西经》说“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丹朱虽然没有继承帝位,其地位之尊等同于帝,足见围棋的教化之功。舜也用围棋教化其子商均。



    对于“尧造围棋”之说,国外也深信不疑。ri běn享保十二年(1727)正月二十九日,ri běn围棋四大门派掌门人(本因坊道知c井上因硕c安井仙角c临门入)签了一张承诺书:“围棋创自尧舜,由吉备公传来。”《大英百科全书》中说:“围棋,公元前23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