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0 章(第1/4页)  三国之魏武曹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然觉的曹cāo英明了。

    看着底下高呼自己英明的文武,曹cāo再一次感觉到了,身为上位者,实政的时候,强硬的来无疑是非常蠢的,只有这样表面看上去是听从臣下的建议,显得自己善于纳谏,实际上,却是在不声不响之中完成了自己的目的。

    “王上,我大魏初建,确定政体仅仅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件事,还需王上早日确定为好。”

    刚刚因为曹cāo的诏令而从幽州刚回来的门下省宰相荀,手持圭玉出列向着曹cāo道:“王上,我大魏初立,虽有诸多事宜还未解决,然而以臣之见,确定我大魏都城,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恩,荀爱卿所言有里,对于我大魏国都,诸位可有什么好的意见?”

    曹cāo这一次可不是在作秀了,而是真的不知道要把魏国的首都设立在哪里好了,要是是一千多年之后,明朝末期的时候,曹cāo绝对二话不说,会把首都设立在南京。

    毕竟那个时候海洋的重要xìng在一定的时间之内,还要超过陆地,而要想把华夏这个传统的大陆帝国,变成大陆海洋两栖帝国,将首都设立在长江边上的南京,无疑是最好的。

    然而此时吗,先不说南京地处此时的扬州,而扬州还在孙坚的统治之下,光光是就凭借现在的科技,想要进入大航海无疑是痴人说梦,如果把首都设立在南京,不说距离北方太过遥远,光是此时还未彻底开发完成的扬州,就直接将南京成为首都这个想法给划掉了。

    南京这个想法被曹cāo主动从脑海之中划掉之后,曹cāo想到了后世的首都北京,北京可谓是数朝首都,将其立为首都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仅仅片刻,这个想法同样被曹cāo主动的给划掉了。

    毕竟此时的幽州就和江东的扬州一样,都未完全彻底开发出来,后世的元明清三朝将北京立为首都,那都是有着各自的政治考量,元朝不用多说,北京也就是元大都,可是靠近蒙古草原的,这对于即是华夏元朝皇帝又是蒙古可汗的元皇帝来说,无疑是十分合适了。

    至于明朝,那就更简单了,举兵发动靖难之役的永乐大帝朱棣,他的根基和老巢,可是就在北京的,再加上明朝两百多年,说白了就是和蒙古这个元朝的残余作战的历史,将北京设为都城,未尝没有因此来激励后世的皇帝和明大臣们,牢牢记住蒙古人的危害。

    朱棣的想法显然是很成功但是也算是失败的,明朝两百多年,不管是大臣还是皇帝,其目光都集中在蒙古人的身上。

    两百多年下来,曾经征伐整个世界的蒙古人,也算是被明朝从战争和经济之上直接打残,虽然明朝本身最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可谓是元气大伤,但是朱棣当初的想法显然算是成功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定都之争

    感谢天使神风兄弟投的两张月票,感谢、弥赛亚。兄弟投的两张月票!

    永乐大帝最初的想法,无疑从蒙古最终的衰败之上,可以算是成功的,然而也正是因为此,让明蒙两国两百多年来奋战不休不说,就说明朝和蒙古的上层,他们的目光从始至终都放在对方的身上,这就给了满清崛起的机会。

    满清可谓算是十分得老天爷的偏爱,不说他们起兵之初的时候,明蒙两国就因为长期的连年战争,而元气大伤,只不过是外表之上还看不来.

    就是后来满清入主中原的时候,得到吴三桂投成不说,李自成的大军,还莫名其妙的得到了瘟疫,大军能够作战者十不足一,最终在一片石败给了满清,汉民族的江山从此拱手三百年,因此来看的话,永乐大帝当初的想法,在此可以算是最为失败的。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将北京定位首都,其中之一是因为这是明朝的首都,满清初期打出的旗号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