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4 章(第1/4页)  三国之魏武曹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是因为儒家宣传的忠君思想,才能够让庞大的古代中国,在除了天下大乱,秩序崩溃时期之外,没有出现如同欧洲那样的,各领主的分割,混战。

    中国三百年的轮回,让后世的有些人因此来批判儒家的落后,批判中国文化的落后。然而他们在批判儒家的时候,却没有想到,相比于中国的三百年一次轮回,在通过残酷殖民亚非美三州数亿甚至十数亿人。步入新世纪之前,欧洲却是在每年每年的轮回,大北方战争、七年战争、三十年战争等等。新世纪前的欧洲,就是在混战之中度过每一年。由此相比之下,就可以得知。儒家对于中国古代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过一件事物,必然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儒家对于中国统一的维护以及保证中国不会时时刻刻处在分裂之中,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同样的,儒家宣传的另外一个思想,就足以让曹cāo感到厌恶了。

    那就是仁,在儒家的宣传之中,帝王以仁德治理天下,面对四方蛮夷,也要以仁德治理而不是施以兵威,对于战俘,同样也是要以仁德想象,绝对不可能乱杀俘虏。

    最后一条,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欧洲人一直自傲的所谓文明人的举动,所谓人权,早在几千年前的儒家就已经出现了,至于其他的什么协议,条约,使者等等,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都能够找得到,纵横家,墨家,兵家等等,足以扇着欧洲人连自己母亲都不认识。

    儒家这些想法,有些不能说完全的不对,最起码最后一条不能乱杀俘虏,要是换在后世,那绝对是正确的,是真理,但是放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现在,那就换了一个xìng质了。

    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各民族混战,争夺领土,财物,一直混战不休的时代,对敌军仁慈,恰恰就是对自己残忍!

    正如同统一思想的成功,不乱杀俘虏的思想,同样宣传的很成功,最起码今日曹仁之所以反对,不就是因为害怕天下人非议,导致曹cāo名声有损吗,为什么非议,不就是因为曹cāo擅杀俘虏吗。

    想到此的曹cāo,脸色更加的yīn沉了起来,不单单是因为儒家对于社会的影响是自己没有料想到的,更加是因为,曹cāo发现,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儒家这个庞然大物。

    将其撤销,不说天下人的反对,就算曹cāo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手中的兵权,强硬的取消儒家,但是该拿什么来取代儒家的统治地位,然不成重回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想到此,曹cāo不屑的嗤笑了一声,百家争鸣,看起来好像很好,很先进,毕竟百家思想文化碰撞,光听来就显得很先进不是,但是曹cāo知道,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么天下绝对大乱。

    不可否认,百家争鸣所带来的文化火花,相比于一家要显得多而且灿然,但是同时的,百家争鸣所带来的,就代表着各不相同的文化碰撞。

    而这恰恰就给予了各种野心家利用的资本,同时,百家的主事人,也很有可能因此而投资在那些野心家的身上,来达成自己理念的传播。

    就如同战国之时,法家投资秦国,儒家投资齐国一样,春秋战国数百年纷争战乱,不单单是因为各国没有威压天下的力量,更是因为,百家在其中作祟的原因。

    而选择秦国之时的法家,曹cāo更是想都不想的就放弃了,法家的先进是无疑的,但是同时的,单单使用法家,所带来的不确定xìng和破坏xìng也是十分可怕的。

    法家的中兴思想,那就是人xìng本恶,不管犯错的是谁,有何关系,是不是无辜,是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对于法家来说,只要你犯错了,那么没有什么好说的,按照法律来执行,流放就是流放,处死就是处死,没有一丝情面好讲。

    显然,这样冷酷无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