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龙争虎斗2(第1/6页)  大唐双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天李渊照旧上朝,奏对中有人当场就向李渊提出一个建议,称突厥之所以连年南下,主要还是因为京城繁华的原因,只要将长安焚毁,效盘庚迁都之举,突厥自会不再入侵。

    李渊听后觉得有理,频频点头,立刻命宇文士及择日去寻可迁都之地。众目睽睽之下,宇文士及不敢有丝毫反对,忙叩头领命。李建成、李元吉、裴寂等人也都纷纷赞成,都相继发言,称赞李渊深谋远虑。由此,李渊更是屡次哈哈大笑。

    唯有李世民极为不悦,但他知现在是敏感时期,不宜与李渊公然作对但要他随声附和自然是万般不愿,遂别过脸不理众人,脸色极为难看。李渊自然也瞧见了,心中极为不悦,又想起他不肯交出陕东、益州两道的事来,索性就“哼”了一声不理不睬,全当李世民不存在。

    可到后来李渊与众人竟一起商议了迁都之地,都认为樊城或邓城最为合适。李渊也无异议,便当场命宇文士及下朝后就出发,前去斟查一二。

    眼看将要事成定局,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便上前奏道:“陛下,迁都一事,臣以为不可!”

    “嗯?”李渊正说的兴起,突然被这么冷不丁的打断,其懊恼之情显而易见,但朝堂之上他也不便公开指责,便话里有话道,“既然这样,那你就说说看,有什么不可?言路嘛,总不能闭塞了,不过国之大事不是儿戏,要懂得些分寸,眼光也得放的长远些。”

    “是,陛下说的对,国之大事眼光必须放的长远。”李世民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突厥人常年游走朔漠,习惯了欺软怕硬,若他们一来我们就迁都,那岂不是向其示弱吗?他们怎么会不会再来,只怕反而来的更多更快,迁都,只会助长他们的野心而已,到时候说不定连宗庙都不保!”

    “你这是杞人忧天。”李建成反驳道,“迁都正是为宗庙着想,乃安天下之妙计,怎会像你说的那么不堪?我大唐泱泱千里,广纳四海,历来崇尚仁者无敌,迁都不是示弱,正是彰显我大唐以德报怨、兼容并包之胸怀。”

    “那如果突厥铁骑又看上了樊、邓怎么办?依旧连年入侵,那我们是不是还要再往南退,退到江南,退到岭南,然后退到大海上?”李世民吼道,但李渊已听不下去,猛拍了一下龙案,喝住李世民:“放肆,你这是无端臆想!朕已经想好了,与其连年征战,让将士们埋骨异乡,倒不如效法文景,派遣公主和亲,诸事自可无忧。”

    李渊话音一落,李元吉马上附和:“陛下圣明,这样一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突厥臣服,简直是莫大的功德,前无古人哪!”

    “功德?是莫大的耻辱!”李世民愤而道,“保家卫国是男儿的义务,难道我大唐没人了吗,千千万万热血男儿,却在家国危亡之际龟缩不出,把自己的女人、自己的财物拱手相送,还好意思说功德,就不怕后人耻笑吗?”

    李建成浅笑了一下,终于想到了如何破局,他对李世民道:“是啊,男儿是应该上战场、保家国,那样世民你就可以永远手握军权了是吧?谁都知道你可是我大唐的‘战神’啊,不过大哥提醒你以后再作战的时候可别再像当年刘黑闼那样让他跑了。哎,大哥还是提醒你,其他行台道都已经撤了,你就不要抱着陕东、益州不放了,那不是让朝廷左右为难吗?”

    “你……”李建成把这个抛出来,李世民无言以对,而李渊也倏然想到,当年刘黑闼兴许就是李世民故意放走的,其心昭然若揭,若再让他去剿灭突厥,没准会一直拖着不赢,而且他居然就不经奏报就与颉利可汗的侄子突利可汗结成了异性兄弟,这笔账他李渊还没好好算呢。

    李世民知道自己无法辩解,只好向李渊亲自请命:“陛下,既然您已经决定要迁都,臣无话可说,可也不急在这一时。臣斗胆,请陛下给臣几年时间,若无法剿灭突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