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长雏择主2(第1/10页)  大唐双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知道!”李慕兰白了柴绍一眼。她盈盈起身,向李渊奏请道:“父亲,孩儿早听说薛公子上马能战下马能文,薛公子既然已亮了文艺怎么能不亮武艺呢?所以孩儿斗胆,请与薛公子比一下剑法,为大家助兴!”

    “啊?”李渊有些惊讶,这慕兰今日是怎么了。不过他还没回话,薛收就已经起身接下了李慕兰的挑战。李渊见事已成舟,便也只好选择了默许。李世民则轻轻喊了一声“三姐……”,不知是哀求还是无奈。

    片刻之后,李慕兰就已与薛收交上了手。他们一个英姿飒爽,一个儒雅俊朗,一个女中豪杰,一个文质君子。他们忽而紧随急迫,激烈角斗,忽而轻掠而过,点到为止。因李慕兰故意要凸显薛收,故每一招每一式尽皆以衬薛收为主,果然,大家都只看到了薛收收放自如,既攻守有力又不失君子风度,纷纷为薛收拍手叫好。李世民也只好跟着大家赞道:“薛公子真是文武双全,难得,难得啊!”言语里明显有几分言不由衷。

    不知不觉三刻已过,李慕兰才慢慢收了招式,立定赞道:“薛公子果真名不虚传,慕兰领教了,失敬之处就此谢罪,请公子海涵!”

    薛收也从容道:“公主英武不凡,世间少有,是伯褒有眼无珠,得罪了!”

    他二人来回寒暄几句后便各自回了座位。李渊与诸位朝臣均相继交口称赞,一个连着一个,弄得薛收十分不好意思,于是便瞅准机会巧妙地把话题转到了天下大势上,众人才各自落座,场面重又正常起来。但是就是论起天下大势,薛收也是眼光独到,妙句连连,尤其是谈起排兵布阵来同样是俱得其要、令人叹服。原本李世民始终自认为军旅之事乃是自身特长,普天之下也唯有李靖可相比拟,却没想到这薛收不仅武艺了得,更深通军旅之事,他不由得暗中瘪瘪嘴,心凉了半截。

    但后来发生的事更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之外。当李渊意欲任命薛收为中书侍郎时,薛收竟一口回绝:“陛下厚爱伯褒不敢推辞,但常言道无功不受禄,伯褒即便要殿前侍君,那也得要在立下不朽功勋之后才是名正言顺。何况,现今天下未定,陛下既对伯褒另眼相待,那伯褒必定应万死以报,襄助统一大业。如今放眼中原只剩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了,洛阳虽难攻但王世充骄横暴虐不得人心,伯褒愚见,陛下应先集中力量平定洛阳。若陛下不弃,到时伯褒愿随秦王一同出征,为陛下分忧。此外,伯褒好像记得秦王刚才说过要跟伯褒学习作文来着,如此伯褒不妨就在秦王麾下效力,也好圆了秦王之愿,顺便也能与旧友重逢,既能为陛下效力,伯褒也能落个自在,岂不一举多得?至于中书侍郎一职,掌管朝廷纪要,位高权重,伯褒初来乍到,实不宜鸠占鹊巢,所以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渊哈哈大笑,他见薛收坚决诚恳,又貌似与李世民面和心不合,忽然受到启发而灵机一动:世民越来越功高位重,如身边能有个“摩擦之人”,倒也不完全算坏事。于是,李渊便不再勉强薛收,一律准其所请,并一再嘱咐李世民不可怠慢了薛收。其实李渊还记得,李世民的折子上曾提过已授予薛收□□主簿之职,当时他甚为惊奇,此时才知缘由,故而疑窦顿消,更不再提。

    “秦王,您不会不欢迎伯褒吧?”薛收故意问道,一分尊敬一分担忧一分挑衅。

    众目睽睽之下,李世民岂肯失却风度,忙故作无事,朗声道:“薛公子能来我□□,世民之幸,求之不得。世民鄙陋,日后定有诸多叨扰之处,公子勿怪!”

    薛收笑道:“伯褒定当呼之则来挥之即去。”大家不禁暗暗称奇,如此示弱之媚言若是出自他人之口,则必然斯文全无、奴气横生,可薛收说来,却是风骨昂热、正气凛凛。

    宴席之后,李元吉追着李建成一起回到东宫,不停地向李建成耳旁煽风点火,无非说什么“二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