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晋阳起兵(第1/19页)  大唐双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年后,杨广在雁门关被突厥兵围困,他惊慌失措,情急之下各地纷纷招募新兵前去救驾。李世民觉得新奇好玩,就去报了名,在云定兴麾下做了一名小兵。云定兴知他是世家子弟,但瞧着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也就未加以重视。

    一天,李世民向云定兴建议,让士兵们白天摇旗晚上擂鼓,这样突厥就会以为援军已到,然后再向义成公主求助,里应外合,定能退敌。

    这义成公主原是当今皇帝杨广的堂妹,曾以宗室女身份与突厥启民可汗和亲,启民可汗死后按照突厥风俗义成公主又嫁给了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义成公主虽与杨广既不同父也不同母,但二人自小感情深厚,竟似亲生兄妹一般,当年杨广被突厥围困雁门时,义成公主就曾多方相救。义成公主曾言,她远嫁突厥,离乡背井,无亲无故,唯一所求,只愿以身许国,大隋安宁,兄长无忧,此生无憾。

    云定兴依计而行,果然,义成公主向始毕可汗假传情报,说是边境有难,始毕可汗急忙撤兵回援,雁门关之围遂解。不过,虽然突厥退了兵,但在来回遭遇中双方还是发生了几场小范围的激战,只是突厥急于回援不愿纠缠,而隋军也不敢多加恋战,是以都不约而同点到为止。

    在一次小范围的遭遇激战中,李世民勒紧马头回撤时突然发现和自己一起冲锋的一个年轻人不见了。那个年轻人叫孤神庆,是个孤儿。

    “不会没跑出来吧?”李世民暗叫不好,自作主张抛下大部队返身回救,果然发现孤神庆身受重伤被几个突厥兵围困,眼看就要一命呜呼,李世民大叫一声冲过来,同时射出了一支飞箭,正中突厥首领头部,剩下几个突厥兵见首领已死,六神无主,也就赶紧四散了去。擒贼擒王,李世民一直相信这一点。

    “你没事吧?”李世民扶起孤神庆,给他简单的处理了下伤口。

    “谢谢你,以后一定报答你!”孤神庆忍着伤痛道。

    “哎,说什么报答呀,举手之劳!”李世民不以为意。

    李世民驾着孤神庆回了营。本来云定兴见李世民有些本事,还想在杨广面前给他美言几句,谁知李世民竟这么不听话,半途离军,他一气之下就把李世民献的良策说成了是自己的,杨广很是欣慰,大大赞赏了一番云定兴。而李世民由于官职低微自然没有觐见杨广的资格,也无法自我陈述,不过他也不在意这些,只觉得这战场甚是好玩,一下子爱的不可自拔,也就高高兴兴地自个返回了长安。

    但孤神庆非要跟着李世民一起,他说李世民救了他,他就用一生来报答,愿终生为仆永不复叛。李世民开始还拒绝,说他是大题小做了,但想着孤神庆孤儿之身怕也没什么好地方去,而且他们年纪相仿,确实有几分志趣相投,就应了下来。由此,这一战李世民虽然什么也没赚到,但却收了孤神庆,也不算一无所获。

    李世民和孤神庆二人一起骑着马返回长安,可是由于跑的急,李世民在大街上与一辆马车撞了个正着,听着惊呼声李世民猜出马车上坐着的是一位老者,他暗叫不好,急忙和孤神庆飞身上前去救,幸好二人都一身好武艺,硬是把马车给扶稳了,街上围观众人都连声叫好。

    李世民这时才知道,马车上的人正是当时天下的书法名家虞世南。他欣喜过望,主动放下身段又是赔礼道歉又是套近乎,还亲自把虞世南送回了家。虞世南本来一肚子气,但见这个孩子这么懂事,也就慢慢不再计较。

    可当他不再计较的时候,李世民就脱口而出:“夫子,听说您知道《兰亭序》的真迹在哪儿,是吗?给我看看呗!”

    虞世南喷出了一口茶,原来这个孩子装的这么懂事也是为了这个来的。不知是谁传言,说《兰亭序》的真迹在虞世南这儿,闹的很多人都来找他索要,他不得不一一澄清,最后索性闭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