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共保汾阳(第1/3页)  我辈荣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晋名剧《佘赛花》,三晋名角盖天红。

    汾阳西门外,一处古戏台,山西最红的名角,人称盖天红的中年人,带着一票山西最好的戏子,演着一场佘赛花。

    只见西风烈,尘扬滚滚,漫天而起,那古戏台孤独而坚韧,在风沙里巍巍而立,戏台满身素白,在那台上,却有一人,正放声高呼。

    “站高坡,极目眺黑云重,狂风吼难比我杨家的虎威震九霄!”

    台下万众齐呼。

    “好!!!”

    原来那古戏台下,不知不觉间竟已聚集上万汾阳儿女。

    黑压压人潮,就摆在戏台之前,将整个汾阳西门,堵的水泄不通,一夜之间,汾阳八县,万人空巷!

    只见台上手拄拐杖的佘老太君奋声一呼。

    “眼前是黄尘滚滚征战道!

    不见父子貌只有战旗飘壮行美酒迟来到高高举起临风抛!”

    佘老太君忽举起一碗酒,迎风抛洒在天空,万众瞩目,整个汾阳都在望着佘老太君。

    杨家虎将,名震三晋,今日日寇南来,三晋大地必再起杨家将,必重振三晋风。

    无数百姓凝目戏台,今日,上演的仅仅只是一场戏吗?当然不是。

    只听风中传来无数声军令。

    “全团列队,分列两旁!”

    “战刀出鞘,护卫大道!”

    “骑三师的兄弟们,抬起你们的头看看,你们的父母妻儿,你们的祖宗坟地,你们的尊严和土地,就在这里!就在这里!你们抬头看看!”

    嚯!

    五千骑兵,列阵城西。

    自汾阳四周,无数的百姓汹涌而来,他们今日不光是为了看一台杨家将,他们还为了看看自己将要踏上疆场的儿郎。

    西城外百姓越聚越多,一万,两万,三万!

    整个汾阳已经轰动。

    这五千骑兵,都是汾阳的子弟兵啊,他们的一切都在这里,都在他们保卫的土地上。

    戏台上。“征途上父帅子将要多照料。急闯幽州腾龙蛟。征战中父子并肩把狼烟扫,旗开得胜战功高!”

    只听数万人群中一妇人高呼。

    “儿啊!保境安民,为汾阳荣!”

    “他爹,你要旗开得胜,妻儿在家,盼你凯旋而归!”

    “爹,爹,你要快回家。”

    一骑兵军官高立于战马上,“骑三师所有,敬礼!”

    轰。

    五千骑兵敬礼,军礼敬向所有父老百姓,战马嘶鸣,秋风悲壮。

    “我婆媳等你父子归来早,烛光下给将军针针线线补战袍,演武场上抬望眼,思儿盼夫又一年。昔日里父子在此勤操练,到今日将帅鏖战在三关!”

    眼前骑兵肃穆敬礼,身后佘老太君悲腔高呼。

    悲伤的人群向前涌动,他们想再抚摸一次他们的亲人,这些将要走上战场的男人,他们是整个汾阳的脊梁。

    “儿啊!”

    那老母亲悲愤的呼喊让这些铮铮铁骨泪流满面。

    骑兵中也有人在喊“娘啊,下辈子我还给你当儿子。”

    “兄弟们,汾阳不保,你我亲娘不保,你们妻儿不保,为保你我家乡,与日决一死战!”

    五千骑兵奋声呼喊,他们更是在对他们的父老立誓“为保你我家乡,与日决一死战!”

    军官继续呼喊“晋绥军中,第一条训是什么!”

    万众应和“保境安民!”

    “时刻准备着。”

    骑兵呼喊“时刻准备着。”

    “为,保卫人民而付出生命。”

    “为,保卫人民而付出生命!!!”

    “中华不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