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因一小儿妄动刀兵(第1/3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祁氏问华使,说先单于郁律有子翳槐,听说被晋人接往中原,不知如今何在啊?可能归还我国么?

    华使回答说:“先代王郁律亲善中国,多次发兵以攻胡、羯,中国人莫不感其德。狂沙文学网因知其子养于舅家,故往访求,教以中国诗书、礼仪,以期两国永结盟好如昔沙漠汗故事。”

    祁氏当然不能说郁律是我杀的,而且我还想杀光他的子嗣,你们赶紧把翳槐给送过来虽说于此事,对方也心知肚明只能扯谎道:“先单于病逝,唯留此子,自当迎归盛乐,以统其父所部……”

    华使笑道:“女国使说笑了,先代王与贺兰氏本生二子,其一入中国,其二自可归统旧部反正都是未成年的孺子,有何区别啊?”

    祁氏反复恳求不得,不由得恼怒道:“我家本从晋,今晋既改为华,若想延续旧盟,除非将翳槐送来,否则我儿自在草原做单于,何必与汝家做代王?!”乃命驱逐华使,然后召集各部,聚兵平城,打算南下侵扰华地。

    你不肯给我翳槐是吗?那好,我就打得你给!

    还命拓跋头尽起其部,充任先锋。

    消息报至洛阳,裴嶷便启奏道:“妇人无见识,竟因一小儿而妄动刀兵,陛下何不趁此机会发兵击破之,以收复雁门、新兴各县呢?”

    自刘琨守牧并州以来,并州士绅普遍对鲜卑人抱有好感因为是盟友啊百姓则未必了,因为胡贼来了自然杀掠,鲜卑兵虽为友军,但不攻城邑而已,既入并州,亦常蹂躏乡间。而于裴嶷等人,两种感因素全都欠奉,反正非我族类,归从王化或可相安,既敢犯境,那是必然要将之打出去的。

    尤其他们也都知道,裴该的理想是规复汉代以来故土当年裴该力主屯高奴、击虚除、复上郡,就是打的这种旗号则拓跋鲜卑昔因刘琨所奏,割占了雁门和新兴两郡不少城邑,那是必定要找机会命其吐出来的。

    华朝虽受晋禅,但并不是说对于晋的政策就要全盘接受,晋人割地,华朝也必须承认。好比后北京政府在法理上绍继清祚,之所以承认列强加之于满清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纯属有心无力,或者心生卑怯之故;换了新中国,那就一概不认了何况这两千年前,在中国人眼中只有蛮夷,哪有什么列强啊。

    本来想等先灭羯,复定蜀中、江南后,再考虑解决北方的历史遗留问题,但既然人家打上门来,那不正好趁此机会,把问题给彻底解决了吗?

    裴嶷因此说:“祖元帅兵向河北,石勒丧败之余,必召上党军往援,所留残余,本不当王师之一击。然即便暂且置之,亦不足为祸,彼等安敢东出以扰太原啊?不如命刘央等全力北上,以破拓跋而规复失地。”

    中书左仆王卓也道:“拓跋既不肯从于王化,须防王师东征上党、乐平时,彼等南下侵扰,甚至与羯贼相勾连。今上党、乐平空虚,羯贼不敢出,正好先破拓跋,免除后顾之忧。”

    当年西晋之所以又是割地,又是封王,如此厚待拓跋鲜卑,那是希望求取援军,以对抗胡、羯;如今胡寇近乎殄灭,拓跋鲜卑距离河北太远,影响不到祖逖伐羯的战局,那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只要能够击破三台,或者重创安的上党军,后面的仗就好打了,但此番实为确斗,就看谁能熬得住朝廷于粮秣物资上,千万可别吝惜啊。

    然而时节已至二月份,阳始动,万物萌发。去冬气候温暖,黄河中游并未封冻,使得洛阳方面可以通过水路运粮,源源不断接济河北战场;但西河以北地区,还是有部分河段结了一些冰,乃逢暖化开,冰凌顺水而下,导致这段时间于中游行船不易。郭默上奏,说已经有十多条粮船撞冰沉覆,看这种况,估计被迫得改由陆路运粮了,道阻且长,难免产生计划外的损耗……

    裴该闻报大惊,急忙召郭默、杨清等人前来计议。二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