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桥梁(第2/3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阴城下,抬头一瞧——耶,城上已是晋家旗帜了!

    他不禁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就理论上来说,刘?v想依靠刘曜搞“清君侧”,不可能久守华阴;但万一刘曜不肯相从,而刘?v就呆在华阴无路可去呢?虽说是败残兵马,终究凭坚而守,裴该两千骑兵想要快速拿下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若等陶侃率部赶到,就怕耽搁了太长时间。

    好在刘?v走了,而长安方面速度也很快,急忙遣将收复了华阴——那可是关中东方的门户,怎么敢让它长期把持在敌人手里啊。裴该便即遣王贡入城,打探一下守将为谁,可肯放我等过去?

    王贡入城后时候不大,只见华阴东门大开,一将率部而出,随即下马恭迎。王贡从这人身后转出,先跑回来禀报,说:“此乃新任弘农太守梁衷正是也。”

    裴该瞥他一眼,心说这年月的习惯真麻烦,碰见有点儿身份的人,便即呼字而不及名——我哪能记得住那么多人的字啊!尤其对于关臣武将,因为相隔遥远,他所知并不甚多,从前倒是曾听族弟裴通介绍过,然而三年时光匆匆流逝,谁知道会产生多大的改变呢?

    裴该这具旧躯体,长居洛阳,原本对中朝人事非常熟稔,但问题如今的长安小朝廷,就是一票关西人在把持着,除了曾任卫将军,如今升任司徒的梁芬外,裴该就不认得几名高官——那时候索?是奋威将军、新平太守,后升安西将军、冯翊太守,虽然曾在洛阳呆过,但身为外将,堂堂河东裴氏子弟岂能折节下交于他呢?

    所以这位“梁衷正”是谁啊?裴该正待询问,眼角一瞥,对方还跟那儿毕恭毕敬杵着呢,也不好让其长久等待,便即下马而前,还施一礼。好在“梁衷正”论身份地位比裴该低太多了,必须当面报名,开口便道:“末将解县梁肃,恭迎裴公。”

    “梁肃”之名也就罢了,听闻“解县”二字,裴该不禁恍然,急忙询问:“卿非梁正析之同胞乎?”

    “正是家兄。”

    裴该不禁略略偏头,瞥一眼跟在自己侧后方的裴嶷,就见裴嶷微微一笑,朝他使了一个眼色,那意思是:此乃桥梁也。

    什么“桥梁”?当然是联络关中公卿的桥梁。裴该来之前跟祖逖拍胸脯,表现得很有自信,仿佛只要他一入关中,靠着?@赫家世,便可主掌政局,其实完全是吹牛不上税。倘若前方目标不是长安朝廷,而是过去的洛阳朝廷,还则罢了,河东裴氏名望既隆,而且姻戚、故旧遍布朝中,裴该易展手脚;但在长安朝廷里,掌权的都是一票关西人,裴该想跟他们打交道,必须先找到一座合适沟通的桥梁才成啊。

    曾经与裴嶷论及此事,裴嶷就说了:“若欲以无厚入有间,如楔入其构架间,得以在长安立住脚跟,则能联系者,得无解县之梁氏乎?”

    谁知道真就这么巧,裴该还没到长安呢,就在华阴碰见了解县梁氏的梁肃,也就是他还记得表字的那个梁综梁正析的亲弟弟!

    ——————————

    昔日根据裴通的分析,关中朝廷主要由四股势力所掌控:第一自然是索?,他是敦煌人,故司空、安乐亭侯索靖之子;第二是麴允,出于金城名族麴氏,西州曾有谚语,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麴、游之族,都是一党;第三是目前屯兵上?,观望成败的南阳王司马保。

    然而索氏人丁单薄,而麴氏家门不高——放在金城是一等一的,若放诸整个中国,其实还不如范阳祖氏——且两族皆无远名,是不可能单靠他们支撑起一个小朝廷来的。况且索、麴之辈,全由外将而至公卿,他们可以掌控军队,却不足以分曹任事,总揽朝政。就此而自然产生出了第四股势力,那就是以司徒梁芬为首的吏集团。

    梁芬是安定乌氏人,论起家门来比索、麴要略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