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去摘鲜果儿(第2/4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等在千里之外,难以把控。倘若行台可即出师五六万,直向平阳,自然攻无不克,石虎亦不足为扰;今既难遣大军以助甄随”

    话说到这里,突然顿住。陶侃便问:“文冀之意,是虽不遣兵,而可遣将,当使一大将往督甄随军,以便因应形势,随机应变么?”

    裴嶷点点头,说:“因应形势,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守则守。倘若有机可趁,自当急下平阳,更拒石虎;若无机可趁,亦不可轻举妄动,以免连河东都为羯贼所侵入。我恐甄随见猎心喜,若知平阳情状,必然不及报便往攻闻喜c汾阴,继而直向平阳。甄将军虽勇,终究所部唯五六千而已,倘若一个不慎,或有丧败之虞啊。”

    众人闻言,尽皆皱眉,其实不少人心里都在想:甄随会吃败仗?那又是什么情状呢?我倒有兴趣瞧一瞧啊郭默当即朝裴该一拱手,说:“臣请衔命而出,以督河东军,寻机攻取平阳!”

    裴该也正在考虑裴嶷所言。虽然他知道甄随不是真正的匹夫之勇,终究那厮骨子里还是喜欢冒险的,则在双方兵力对比太过悬殊的前提下,甄随因为急于立功而导致战败,也并非不可想象之事。则若派将往督其军,其实郭思道是个挺合适的人选——郭默狡猾啊,绝不会轻易打没有胜算的仗——但估摸着他压不住甄随。

    能够压住甄随的,可能也就裴嶷c陶侃二人而已。但裴文冀终是文吏,本身军事才能很一般,临阵应变,非其所长;而陶士行终究与甄随分军已久,光靠头衔和能力,能否压制住甄随的妄动,似乎也不能满打保票。

    就见裴嶷朝自己一拱手,缓声说道:“臣之意,当请明公亲往。”

    陶侃一皱眉头:“何必如此?”

    裴嶷说正该如此,随即便解释说:“倘若平阳不足以定,则唯大司马前往,始可制约甄随,使不妄进;而若平阳可定,则初进城之人,绝不能是甄随,而必为大司马!”

    平阳那可不是一般的城池啊,那是胡汉的都城,若克平阳,就等于覆灭了胡汉,功盖霄壤,这种刷名望的好机会,怎么能留给甄随?别说甄随了,就算我,还有陶侃c郭默等人全不够格,只有裴该你亲自去才成。

    郭默原本执意请命,陶侃也有些跃跃欲试,但听闻此言,尽皆哑然,谁都不敢再说话了,只是将目光全都移到了裴该身上。

    然而裴嶷的话还没有完,他继续又说:“我等自当将平阳情状,往奏朝廷,但朝廷亦未必须待长安奏报,方知其情。则若朝廷别遣兵马往攻平阳,自然也须大司马前往坐镇,统一指挥。”

    从平阳到长安和到洛阳的距离差不太多,而且朝廷兵马也曾进入河东,呼应甄随,夺占了其东部的东垣县,以祖逖的才能,不至于不遣间谍,往觇胡势吧?说不定咱们商量这会儿,朝廷也已经得着消息了。

    那么一旦朝廷发兵,就有可能不知进退,为石虎所败,挫伤锐气,必须得大司马您亲往前线,才能够约束得住啊。

    裴嶷并没有把话说透,但在座多半是精明人,自然也会想到其言语中隐含之意。一则,倘若洛阳派军进入平阳郡,很有可能刺激甄随,促其争功之心,到时候“当进则进”他一定能做到,“当退则退”就未必了——得大司马去,才可能扯得住那匹烈马的缰绳哪。

    更重要的,万一被朝廷遣将,先进了平阳城,那可怎么好啊?只有裴该亲往,那么除非天子御驾亲征——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可能——否则即便祖逖,甚至荀组率军,就目下名位而言,他们都不如裴该,若克平阳,这功劳才必然会记在裴该头上。

    裴该听了,不禁用右手中竹杖敲打着左掌,下后,终于点一点头,道:“君所言有理,如此看来——我须亲往平阳去。”既下决断,布置起来就很快了,即命兵部掾辛攀遴选警卫营与骑兵旅,挑出三千人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