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我之所在,即裴柏也!(第2/3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中存粮,不足五日之用,则若再跟晋人对耗,于我军大为不利。

    故此乃命裴硕写信,假意请裴该稍退。他若是应允,则必是想趁我军半渡之时邀截,我可假作渡河,其实设下埋伏,或可大破晋师;倘若裴该坚不应允,必然是以为我军急于撤退,最晚明日,便会驱动大军,掩杀过来。有了裴硕那封信,晋人必生骄心,以为破我易也,我乃可严守营垒,尝试挫败之,败晋之后,自可安然而退。

    总而言之,我设此计,就是为了让裴该对我军的动向产生误判,并且急于决战,如此则可制敌而不受制于敌——“明日激斗,当各奋勇,成败利钝,在此一举!”赢了便可全师生还河东,败了谁都别想走,卿等可去宣告士卒,让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

    诸将齐声颂扬:“殿下妙算,破晋必矣!”其实心里都在想,这不过是你临时琢磨出来封堵众人之口的说辞吧……倒也勉强能够说得通。反正若不能与晋人决战一场,势必难以生还河东,与其咱们决死反扑,晋人却凭垒而守,还不如让晋人攻,咱们寻机打防守反击战,胜算可能更大一些呢……

    只是士气这玩意儿,无形无质,即便积年宿将,也不敢说能把士卒心理摸个十足十。置之死地,是否真能够激发出将士们绝大的勇气来,谁都说不准啊……

    刘雅便道:“还请殿下先期退往河东……”不等刘粲否决,他就一口气解释说:“其一,河东遇袭,靳将军难以安保,倘若渡口为敌所夺,即便摧破当面晋师,我军也难以得归。必须殿下亲往,始能镇定宵小,稳固后方。其二,我若在此不动,无一兵一卒有后撤之意,则裴该岂敢轻率来攻啊?唯殿下先领一军自河桥而退,晋师河上舟船必然侦得,以报裴该,裴该以为我军俱怀归心,不肯死战,始肯全师攻我。”

    刘粲沉吟道:“只恐我这一去,动摇士气……”

    王腾道:“不妨,可将殿下大纛仍留军中,以坚军心,并惑晋人。”大军既在渡口,占据河桥,则往来调动实属正常啊,就说是到河东去催粮的,士兵们不至于因此而心怀恐惧或不满吧。

    他们把台阶摆得足够平整了,刘粲也便安步而下——其实河东遇袭的消息一来,他就已经想要落跑了——当即指指刘骥:“贤弟可随我先归。”

    因为他实在对这个兄弟的胆量和军事才能感到失望透了,但若自己先退,留下刘骥,则刘骥以大将军的身份,天然就能晋位全军统帅,无一将有威望、资历可以压在其上。还不如你跟我一起走吧,则——“主将之位,由乔车骑主掌。”把留后事交给了乔泰。

    于是这一日的午后,刘粲、刘骥兄弟便混杂在士卒之中,率领三千人率先通过了河桥。陶侃侦得其情,一方面急报裴该知道,一方面带着舟船前来堵截,乱箭齐发,射死了不少急着过桥的胡兵。不过胡兵以强弓还射,晋兵折损之数也不在少。

    裴该正在与诸将商议,说刘粲有欲退之意,咱们不能再等了,必须即刻全师进击,摧破当面胡军!正在商量进军先后,以及各路如何策应的问题,陶侃遣人送来了急信。郭默想了一想,便道:“可遣人往觇胡营,既某军先退,营中必然骚乱……倘若其营不乱,则恐怕只是普通调动,我军急往相攻,未必容易得手啊……”

    甄随一撇嘴:“胡军十万,我军不过其半……”这是只计各营正兵,根本没算辅兵和押运物资的青壮——“本便是一场恶仗,岂有轻易便能得手之理啊?难道因为惧怕死伤,便不往攻了不成么?”

    郭默笑笑:“我非此意,唯请大都督谨慎从事耳。”

    甄随还想说什么,却被裴该摆摆手给制止了。裴该道:“刘粲若先遣某军自河桥而退,必然摇动士气,十万大军,将不战而自溃。是故不必觇望,便可知彼必以救援河东,或者摧运粮秣为辞,以此稳定军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