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军谋(第2/4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啊?”

    陈剑朝马鞕所指的位置一望,当即回答说:“此处名叫蒋集岗,乃往通县城的必经之路。将军果然天纵英才,一见便知此处是用兵的上佳所在……”

    支屈六一撇嘴:“虽便用兵,但是便于晋人用兵,却不便于我军。”随即貌似在自言自语:“倘若裴先生布阵于此,以遏我势,地势险狭,不便战马驰骋,恐怕难以攻克……”

    陈剑急忙插嘴道:“小人识得一条小路,可绕至蒋集岗侧翼,若将军使小人为向导,必能大破晋师!”

    支屈六闻言,双眼登时就亮了。

    ——————————

    从淮阴县城向西南方向,直线距离仅仅五里外,就是淮、泗二水的交汇处,向西是淮泗乡,向南是蒋集乡,蒋集岗就在蒋集乡内,距离淮河南岸大约三里左右的路程,裴该纵马缓驰,不到两刻钟便赶到了。

    “厉风”、“劫火”二营早就在蒋集岗布下了阵势,听说裴该到来,刘夜堂、甄随与几名队主急忙迎上来行礼。裴该下了马,问刘夜堂:“胡贼距离多远?可有渡淮之意?”

    刘夜堂回答道:“适才哨探来报,敌骑已入淮泗坞堡,或许想要搜掠物资、粮秣……”旁边甄随一撇嘴,插话说:“老……我将那鸟坞堡一把火烧了,彼等还能翻捡出什么来?”

    淮泗坞堡规模颇大,常居民众在五百户左右,各家都有一定的浮财和存粮,仅仅靠着一千县卒花费一晚上的时间,肯定是搜掠不干净的。但甄随纵火烧坞后,即便有漏网的财货,也肯定都被掩埋在废墟之下了,还怎么可能轻易就被刨出来?

    刘夜堂横了甄随一眼,然后继续向裴该禀报:“……也或许只是朝食。倘若敌骑果有掩袭县城之意,则必在午前渡淮,约午、未之间抵达蒋集岗。”

    裴该点一点头,随即又问:“我军如今不过八百之众,据传胡骑在两千上下,卿可有胜算么?”

    刘夜堂笑一笑:“祖太守临行前,曾请使君一旦遇敌,当先至蒋集岗列阵,以挫其锋芒,正是看中了此处的地利之便……”以甄随为首,如今军中都习惯称呼裴该为“都督”,但刘夜堂终究与他们不同,是挂着正经的一州守从事头衔的,所以背后叫“都督”,当面仍称裴该为“使君”。他随即伸手一指:“使君请看——”

    作为淮泗、蒋集二乡分界的淮水段,有将近五十里长,春日里多处流缓且浅,骑马可以涉渡,淮阴方面只在淮泗乡最东侧建造了一座沿岸燧堡,所以是很难封锁得住的。而且这段淮水的宽度往往只有六七十步,弓箭手可以轻松地从北岸射至南岸,因此也不可能靠几条小小的巡船游弋,便阻止胡骑南渡。正是基于以上这些理由,祖逖才建议布兵蒋集岗,而不是凭水列阵。

    从淮水南岸到蒋集岗,大概三里路程,都是坦途,想在这一区域以步对骑,那是自寻死路。但是到了蒋集岗就不同了,一侧是高阜,一侧是密林,道路从中曲折穿过,并不便于骑兵的纵横驰骋。

    据刘夜堂所说,他将以长矛兵加拒马结阵防守,弓箭兵在后策应,因为地形狭窄,敌军同时最多只能百余骑冲阵,是绝对可以抵挡得住的。倘若对方过于鲁莽,而己方也撞上大运,说不定还可能收获极大的杀伤。

    “胡人但熟骑射,只要限制了彼等的速度,不难破也——且骑弓不能及远,亦不如我方的步弓。至于羯贼,倒是也能步战,但只要进退得法,亦难破我前阵。我所惧者,唯鲜卑长槊骑兵耳……”

    裴该瞥了刘夜堂一眼,心说你还真是什么民族全都打过交道吗?当下抬起竹杖来朝南方一指:“若彼等绕路袭我之后,奈何?”

    刘夜堂笑道:“使君但放宽心,此亦不必虑……”

    蒋集岗南面直接破釜塘,即便有高明的向导指引,骑兵从湖泊、沼泽之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