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7 章(第1/4页)  侠空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地也会转瞬即失。”

    明宗听后不住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安重悔辨道:“自古以来领兵在外的大将反叛主子的难道还少吗?汉时王莽,隋时李渊父子,唐时安禄山父子,哪个不是镇守一方的大将,最后不都兴兵作乱了吗?还请皇上速将孟知祥拿下办罪。”

    明宗听了他的话后心中很不舒服,因为安重悔连提的三个造反的主儿中有两个都是父子,这不禁让他联想到自己,当初骑兵入洛阳时,明宗就是和他儿子李从珂一起进的洛阳。

    明宗道:“朕已有了主意,重悔不要再说,派个监军到巴蜀就行,众卿家以为如何?”

    任圜再次站出来道:“皇上,派监军只会动摇我大唐在巴蜀的军心,自古只有昏君才派监军,从夏至今三千多年以来,凡派监军到军中,就是对武将的不尊重,表示对大将的不信任,犯了兵家之大忌,古人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监军一到会使孟知祥起疑心,以为圣上不信任他,那么我们刚得到的土地便要得而复失,此举只有百害而无一利,请圣上三思。”

    安重悔听后立刻就在朝堂之上怒骂任圜与冯道,道:“你们两个算什么东西,冯道你个‘三朝元老’之人伺候过刘仁恭与契丹番人还有李存瑁,是个四姓家奴,比三国的吕布还吕布,你任圜吃里趴外背叛李存瑁也是个小人,你二人亏是遇到了皇上这样仁主才封了你们做宰相,没想到任圜你胆敢骂圣上是昏君,真是天生的反骨。”

    明宗见安重悔闹得实在不像话,便呵斥他道:“安重悔不得放肆,你再咆哮朝堂,老子就砍了你。”说着便站了起来双眼瞪圆盯着安重悔,安重悔毕竟是怕他主子的,便一声不坑退了下去。

    朝中顿时鸦雀无声,明宗见到有人反对他的建议,一时也没了主意,于飞龙终究是个闲不住的主儿,看到大殿内辩论的如此激烈,便忍不住道:“安重悔是个白字先生大字不识一萝,当日写告示说我于飞龙是个屁孩子,我看他是圣人。。。。。。”他吐了口吐沫又道:“蛋那。”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众百官无不哄堂大笑,明宗见有人圆场,也忍不住笑道;“儿呀!妙语横出,妙语横出,安大人却是圣人。。。啊蛋,哈哈。。。。。。”

    安重悔气的脸上青筋斗出,他也不顾明宗的警告,指着于飞龙骂道:“你个羊羔子,有什么资格在朝上发言。”

    于飞龙笑道:“安大人多年不见,小的十分想念,本以为你做了宰相学问就见长了,没想到你还是个‘无字碑’呀!我于某人有资格在朝上说话,因为我是一品大员,皇上亲封的,与你这宰相也是平起平坐。”此言一出,堂下众臣纷纷议论道:“皇上原来又新宠了一个新人,看来安大人这当朝第一红人的名号也得改改,叫第二宠臣算拉!”

    安重悔自从当年在骊山被于飞龙暴打一顿后,便对他怀恨在心,这次又见他在朝堂上奚落自己,心中对他更是记恨,口中牙齿咬的格格直响。

    明宗看到朝中却是无法对巴蜀之事形成统一的意见,不由的叹口气道:“今日此事就到这里不提了,改日再议,退朝。”一甩袖子走了。

    百官齐声恭送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飞龙随明宗到了大殿后面的御书房,这是皇帝批阅奏章和休息的地方,明宗让随身太监给自己汔杯茶,坐在一把椅子上摇头叹气道:“我李某坐上这皇帝才不到月余,朝中的左右宰相便不和,真令朕担忧,弄不好就会闹成李唐末年的‘党朋之乱’,这比兵变还厉害呀!”

    于飞龙在一旁站着说道:“皇上,安重悔是个白痴,根本当不了宰相之职,常言道:宰相肚里好乘船。比喻的是凡坐宰相之人心胸都要宽广大度,可安重悔那厮根本就是个小心眼儿,刚才早朝时冯道、任圜只是不同意他的观点,他便敢骂他们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