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大家都忙(第1/2页)  芒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贡大典结束了。虽说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过一点点的不愉快,但总的来说,大典还是圆满的。春贡的双方都很开心,大燕得了面子,小邦也得了实惠。

    各取所需嘛!

    腊月三十,除夕。

    春贡大典是朝廷的大事,那么除夕就是整个大燕百姓们的盛事。

    此时街上的人已经不是那么多了,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了崭新的桃符。食物的香气透过大门,远远地散到了大街上;鞭炮声时不时的在耳畔响起;小贩的吆喝声渐行渐远,调子里透着欢喜轻快的意思。

    百姓们欢欢喜喜,但有些人就不那么惬意了。

    户部的衙门现在被一群禁军围着,倒不是说要冲进去抓人,而是要保卫从宫里运来的那些宝贝。

    外邦送上来的宝贝要先送到户部估价后才会将珍品送进皇帝的内帑。

    所谓内帑,也就是皇帝的小金库。

    大燕春贡历来讲究昭示国威,厚待藩属。对于各国送来的贡品,大燕全都会进行反馈,而且往往会倍偿其价。早先大典的时候,礼物是收的很爽啊,可到了返礼的时候可就头疼了。收一个,出两个的事情搁谁身上也不舒服啊。

    皇帝老子反正是不关心花钱的事情的,脸面有了,还有礼物收,开心就好嘛!具体头疼的事全丢给钟恒清这个户部尚书了。

    钟恒清自春贡大典散了以后便一直坐在户部的值房里。他的桌案上堆着一摞文书,那些都是各国使节春贡的礼单。

    值房里里里外外都站满了飞鹰卫,飞鹰卫指挥使陈彬现在就坐在钟恒清的对面。陈彬翘着个二郎腿,漫不经心的吹着茶碗里的茶叶,丝毫不打扰钟恒清的工作。他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监视。

    贡品一件一件的被抬了上来,又被一件一件的抬了下去。鉴宝司的官吏和惠和当铺中有眼力的鉴宝师现在全在这里。一件件无价珍宝在他们的眼中转化为有数的金银。

    “大宛天心宝石,绝品,议白银一百万两!”

    “啊呀,贵了贵了!这块宝石的整体突兀,若是打磨起来,耗料定然不少。依我看也就八十万两吧!”

    “不错!”

    “是啊”

    ……

    算盘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争论声也是不停。钟恒清小心的查看着小吏们送来的估价文书。这些文书都要经过他的署名才能上传给皇上。

    每签一张,钟恒清的眉头便紧上几分。近十年来,这些小国送来的贡品是越来越贵重了。每年从户部拨出的银两也是越来越多!

    往年间倒也罢了,可今年先是青州,陇州遭了灾,户部拨款拨粮不说,就连这两州的税负也免了。扬州的堤坝又刚刚大修过,北边的军费也得拨了……总之,国库现在很缺钱!

    钟恒清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他甚至觉得这些小国是在拿大燕当肥羊,每隔几年就来打一次秋风!真不明白这种买来的国威到底有什么意思。

    钟恒清看到乌孙的文书时愣住了,文书上清清楚楚的写着“乌孙马刀,价值十两”

    这该怎么下笔啊!价值十两的马刀就算是倍偿其价也不过才堪堪二十两。乌孙不要脸也就算了,可大燕不能跟着乱来啊!这点东西实在是送不出手啊。

    “咳咳,那个李棠啊,这个乌孙的文书拿去改一下,改成一千两。”

    李棠看了看文书,有些为难道:“大人,这乌孙的贡品远没有一千两啊!改成一千两这,这不合规矩啊!”

    “聒噪!本官还不知道不合规矩?可你看看,乌孙的贡品要是估价十两的话,那咱们这回礼怎么送?二十两连个盒子都装不满,这不是让人家笑话嘛!”

    说着,钟恒清看了看对面的陈彬,然后接着对李棠说道:“本官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