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97.我不这么认为(第1/2页)  一路绝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97.我不这么认为

    那个文质彬彬的*啸天作为保护古佛寺文化遗迹研讨会议的主要召集人,请的却是一些大学的有关教授、文艺界的一些名人、建筑界的公认魁首、还有几个退休的政府高官在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景区的宾馆里开了一个小会,主要讨论古佛寺原地保护的利弊,当然也有新闻界的各路相关记者参加。在开会前,那位书生说的是:”现在人多的会议不重要,重要的会议人不多;解决小问题开大会,解决大问题开小会,解决重大问题不开会;开会的人基本不干事,干事的人基本不开会。所以希望各位在这个会上畅所欲言。”

    到底是文人开会,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会上宣读了一些论文,比如从澳大利亚的《巴拉**》看待保护文物古迹的新视角;比如从美国的文物保护理念谈到为保存历史而保护文物;比如从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到反对中国各地政府推行的强迫拆迁,还有人在论文中提出:基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城市文脉的理解,应该顺应国际潮流,在实施新一轮的城乡一体化大开发的战略中尤其应该注意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这其中自然就包括古佛寺。

    有人从建筑学的角度介绍,虽然十九世纪中叶重建过一次,可古佛寺的建筑形式还是清末民初的,采用的也还是中国古建筑的传统结构方式,以木为梁柱形成间架,分别承受建筑上部的一切负荷,所以才能和梁思成所说的那样:”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而正因为采用抬梁式建筑技术,明间(正间)不设楼层,用四根大楠木方柱加大柱间跨度,因此获得高大宽敞明亮的空间;加上木料本身具有很强的**,木结构抗震力与抗风力特强,采用镂空屋脊,既可减轻屋面重量,又可减轻风力,这些均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所以认为:”古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好古佛寺这座古建筑,是展示和传承中华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有人从美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古佛寺为典型的厅堂与殿堂混合体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既庄重古朴,又秀美典雅,是不可多得的具有巴楚建筑文化特色的传统古建筑遗存。同时,古佛寺建筑工艺精美,色彩为青色屋面,白色墙体,暗红色门柱,其白色墙体和屋脊均采用烟墨和淡青绘以各种图饰,颇有三峡地域文化氛围,因而在建筑造型、图式、内部装饰和色彩运用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他得出的结论是:”包括古佛寺在内的历史文物建筑,饱**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各种信息,是这座城市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所以必须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建筑物和文物一样看作是这座城市共同的遗产,也必须认识到妥善而完整的加以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m.oquge.co m

    按照统一的官方口径,最后经过对旅游资源、城市历史、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综合考虑,古佛寺的拆迁就在最后派出挖掘机和推土机的时刻被紧急叫停了。其实还有各大媒体掀起的拆迁与保存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信男善女的呼吁、地块的连续流拍,关键还是穆宏伟向郭兴华表达的王大年的那个有关”翻篇”的说法最终打动了市长大人,人家本来也瞧不上这一小小的地块,古佛寺就这样奇迹般的被保住了。

    不过,从一开始权威就受到挑战、隔三岔五被叫到市府被臭骂一顿的民宗部门的领导在向古佛寺的新住持弘律转达市里做出的关于古佛寺的最新决定时,也板着脸告诉了他一个不好的消息:因为现在经济不景气,地方财政紧张,经费也随之紧张,民办公助的政府补贴一时难以得到落实,看来大规模的维修也就会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