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57.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第1/2页)  一路绝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57.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不好,我忘记了先生从来没有学过元曲的!"钟**突然想到了一点,连声音里都有了些慌张:"先生,要是你还是继续回答不上来就会麻烦了。"

    我装作不懂:"有什么麻烦的?"

    "我不说!"她本来就是一个羞答答的漂亮女孩子,就又会开始撒娇了:"先生明明知道的,再老是这样回答不上来,你不就会成为……皇帝的新衣吗?"

    "一个古典美人般的女孩子会一点唐诗宋词不稀奇,学校里学过,课余也读过。"我还是有些好奇:"可是你怎么会对元曲这样熟悉呢?"

    "爷爷奶奶都是元曲的爱好者,所以我还在吃奶的时候,耳边响起的就是这样的曲调。"囡囡在十分自豪地说着:"也许这就属于胎教吧,读小学的时候,第一次读《元曲三百首》就能朗朗上口,背诵起来一点也不费力!"

    "原来如此。"我点点头,拍了拍手里的那本《元曲三百首》,还是很有信心的说:"我会很认真的,努力不让囡囡把我变成山*洞人的。"

    她读的贯云石的《清江引·咏梅》很著名:"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马致远的那首《夜行船·秋思》也很有名:"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对于我而言一点难度也没有,轻轻松松的答了出来。她就在感到欣慰:"这样还差不多。"

    她接着读的是马致远的《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张养浩的那首《殿前欢·对菊自叹》:"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以及关汉卿的《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直到全部被我很快地在那本《元曲三百首》上一一找到了位置,也答出了标题和作者以后,直到钟**的上衣纽扣被一一解开,不仅*掉了自己的外衣、毛线衣和**,上身仅仅只剩一件文*的时候,她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开始怀疑我的实力是预先加以隐瞒的,于是就又开始耍赖:"不行,看来是我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你这个人真的有些深不可测!我宣布,本次比赛到此结束,双方打成平手,下一次再决胜负!"

    "这样不好吧?无论做什么总得有个有始有终吧?仅仅为了一件衣服就轻言放弃是不是太草率了?再说我又不是没看过你的**!"我在**她上当:"要不然我们换一种方式。我来背,你来说答案怎么样?"

    钟**就用警惕的眼光审视着我,我当然会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来欺骗她的眼睛,我知道我一定会蒙混过关的,也深信她一定会上当的,因为在她的思想中是不相信我能背出多少元曲的。她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不过人家已经穿成这样,在先生面前很不好意思的,就以五首为限吧?你能背得几首?"

    我会先让钟**尝到一点甜头的。所以我背的是贯云石的《蟾宫曲·送春》:"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她欢天喜地的回答得很快。

    我接着读的是关汉卿的(黄钟侍香金童〕套里的〔神仗儿煞〕:"深沉院宇,蟾光皎洁,整顿了霓裳,把名香谨□;深深拜罢,频频祷祝:不求富贵豪奢,只愿得夫妻每早早圆备者。"囡囡就一下子茫然了,只得认输,可是她既不将文*摘下,也不松口:"先生这是从哪里看到的?我有印象,可就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我就乐呵呵的给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