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3.卖蓑衣(第1/2页)  一路绝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3.卖蓑衣

    其实我们每一次去赶场也不一定就完全是为了惹事生非,有时候就是纯粹做好事。

    牯牛山的那个朱老头的儿媳妇是一个山里的女人,也是一个很勤快的家庭主妇。除了做饭、洗衣、孝敬公婆、照料孩子、还会扎鞋垫。我曾经对上山来玩的三个女子说过对那个女人的尊重,也说过一双鞋垫用一针一线表达女人对自己丈夫的一种眷恋之情,也有千言万语的意思。田西兰不以为然,趴在一台老式缝纫机上仅仅只是两个小时就给我和她哥哥一人做了一双鞋垫,虽然有些啼笑皆非,可是那个横不讲理的女子很喜欢那种感觉。

    朱老头的儿媳妇在家里用山里到处可见的棕叶扎了一些蓑衣。在北方,蓑衣是用蓑草编织的,而用在南方,是用棕片缝成像衣服一样的雨具。因为棕片不透水也不透风,不但可以遮风避雨,也可当衣服穿。解放前,山里一些极贫人家,十七八岁的姑娘没有裤子穿,也只好用蓑衣来掩丑避体,这是真的。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下雨的时候穿在身上与头上的*笠配合使用。棕片编制的比较简易的蓑衣,因为比较薄,遮雨效果差。由于化纤产品的出现,用塑料薄膜制成的轻便实用、便于携带和收藏的雨衣逐渐代替了蓑衣。蓑衣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用得越来越少了。

    到我上牯牛山的时候,蓑衣基本上已经绝迹,可是田大对那种又重又笨、还喜欢掉毛的蓑衣赞不绝口,还自报奋勇的要求带下山去销售。其实根本没他什么事,上班车离开牯牛山的时候是我将那一大捆蓑衣搬到车*的行李架上的,到了郑河又是我一件件扛进望江楼的,妖艳的女老板差点没笑死:"老大,做点好事行不行?这样的东西现在哪里有人要?"

    田大回答得很轻松:"答不答应卖是我的事,卖不卖得出去那不关我的事。嫩伢子在人家家里被人家好酒好饭的给伺候着,全家人早就把他当自己人了,看了就叫人眼红。难道不应该帮人家做些微不足道的事吗?"

    于是每当轮到郑河赶场的那一天,我就会把那些蓑衣摆到望江楼的街边叫卖。可惜由于大多到这里赶场的不是十里八乡的农户就是摆摊设点的商贩,前者司空见惯,后者忙着生意,对这样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一连几次赶场下来,连问的人都没有,我就有些绝望了。后来田西兰说是看着我一筹莫展的有些可怜,就抽了个时间到郑河去转了转。

    能够被公认为是水溪镇第一、被人称作花姑的自然是一等一的绝妙女子。田西兰本来就黛眉弯弯,眼睛明媚秀长,晶莹妩媚,明眸中投*着清澈怡静的柔光。齐肩的秀发简洁脱俗,天鹅般优美修长的脖子,有种难以形容的优雅风姿。肩若刀削,蛮腰纤细动人,粉*饱满**,加上那种傲气的高雅气质,自然就是体态轻盈,身形修长,曲线曼妙,莲步款款,袅袅娜娜,摇曳生姿。因为是老师,衣裙十分正统,但露在外面的肌肤却显得润如温玉这也是事实。

    据说在读书的时候,追求者如过江之鲫,可这个花姑眼界太高,谁也看不上,后来大学毕业,却不知为什么会按照田大的意愿,和这个镇的镇长的儿子结了婚,几乎所有的人都为之大跌眼镜,因为那个镇长的儿子从来就是一个花花公子。牯牛山的朱老头也无不遗憾的说过,攀附富贵很正常,可不应该发生在田大身上。朱老头叹着气对我说:"长兄如父,他妹妹做的没错,只是大虎毁了他妹妹一生。"

    这样的话我根本不敢评价,那个霸气十足的女老师本来就是看我不顺眼,更何况说的是我的师傅。只不过实话实说,看见那个花姑,曹植的《洛神赋》就会跃然出现在脑海:"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田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