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1.**之害(第1/2页)  一路绝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1.**之害

    "色"字由"刀"+"巴"组成,所以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戒人们要对色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沉伦于色,因为色会使人失去理智,破坏正确的选择。"色"字上面是"刀",下面是"巴","巴"与"疤"是谐音,刀下有疤就是提醒世人如果色过了头就是刀下之疤。所以说色是串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的*脯,迷人的大腿,谁又能坐怀不乱?片刻的欢愉,雪亮的刀锋,岂只能难得糊涂!

    根据甲骨文的考证。字从刀,从巴。"刀"指"切碎",引申指"碎粉"、"细末"。"巴"意为"附着"、"黏着"。"刀"与"巴"联合起来表示"以粉敷脸"。原意是指姿色、美色。如《孟子·梁惠王下》说:"寡人有疾,寡人**。"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所说的:"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不过现代语言中,常常把这个色字与男女之间的那点事联系在一起,就有些发扬光大了。

    人的天性没有不爱美不求色的。世人出门时,女人喜欢对着镜子化妆打扮,男人也经常会下意识地检查一下自己出门的行头是否整齐,起*后的穿衣戴帽、洗脸刷牙,都是要以美色面世的本性流露。子曰:"食色性也。"把"食色"两字当作一个词,也可以解释为"秀色可餐"。美色可以吃吗?一饱眼福罢了。以食果饥饿之*,以色填**之壑,实在是人之本性,不是一种过错。连道貌岸然的孔夫子也偷偷的跑去看南山美人,也就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凡提到色,矛头都会无一例外的指向男人,这似乎很正常,因为这可以从人的生理上得到解释。男人生理的构造使得其每隔几天就能产生数亿个生命元素,而女人一个月才能产生一个、至多不超过两三个这样的东西。东西多了就要发泄,东西少了就要补充,这也是辩证法,也是自然规律。所以那本《道德经》才会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这就是至理名言。

    由此可见,无论是生理的,心理的,还是文化的各种解释都没有对色有任何贬义,为什么一说到**,尤其是男人**,就约定俗成地认为此人基本上就是花花公子,就是**之人呢?官场上的对手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其放倒,朋友之间也可以因为这一点改变友谊,夫妻之间、情侣之间因为这一点而挑起醋海风波的更不是少数,好像是否**变成了判断一个男人或者女人道德的一条标准。

    其实不然,喜欢范冰冰成为她的粉丝和杨幂把谢霆锋作为自己的偶像一样正常,喜欢路过身边的窈窕淑女、花美男多看几眼,和花容月貌的女子或者**倜傥的男人多聊几句、多走几步都属于正常,即使私下里和其中的某一位做过几回**也并无大碍,毕竟色不是性。倘若因贪色贪性进而影响他人幸福、破坏他人家庭、背离道德伦理就是完全背离了人的**本性,就才是真正的**之徒。

    关于**之害的案例比比皆是,古今中外信手拈来。

    我们从三国说起,曹*攻打张绣获胜,于是开怀痛饮,酒上心头的时候问左右有没有漂亮的女人,左右说张济的妻子(张绣的嫂子)极有美色,曹*于是便叫那个女人过来陪他睡觉,被张绣知道后认为是奇耻大辱,深夜造反,一直杀入曹*大营。幸好典韦以死守住寨门,才得保得曹*连夜逃跑。最后,****的代价是死了第一猛将典韦、一匹陪着他出生入死的名马、一个儿子和一个侄子。曹丞相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再说说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莫尼卡·莱文斯基。他们从邂逅、**、并发展为亲密关系维持了5个月。因为莱文斯基后来向闺中好友崔普透露与总统交往的内容。她不知道,那个电话谈话被崔普秘密录音,于是就掀起轩然**。莱文斯基呈交了书面证词宣称自己没有和总统往来,又试图说服崔普帮她圆谎,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