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军事进攻 文化侵入(第1/3页)  抗战烽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军事进攻文化侵入

    林安县县城。国立模范中学会议室内。

    朱仕耀坚决不同意、不接受河谷少佐蛮横发布的中国学生必须学习日文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命令。朱仕耀断然否定的态度,坚决反对的口气,让河谷少佐非常恼火,他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地大声质问为什么?并说这是公开对抗大日本帝国的敌对行为。

    会议室里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刘光雄、孙祖栋、钱万林、宋怀礼这些人等都为朱仕耀担心,他们担心朱仕耀今天还能不能活着离开学校回家吃晚饭?而此时的朱仕耀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想到了、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就是一死吗?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就是死,也绝不能让日本鬼子在学校里讨到任何好处。

    就在朱仕耀与河谷少佐相互争论辩驳僵持不下的时候,日军作战参谋拿着电报走进会议室,走到中川荣一的身边,把电报放在他面前的会议桌上。中川荣一低头看着电报上的日文:我皇军四路队伍都已到达指定位置,进攻准备就绪,专候命令。中川荣一拿起钢笔在电报上写道:严格按照作战计划同时发动进攻。写完后交给了作战参谋。

    水河村外。八路军补充团阵地。战士们趴在战壕里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战斗,团长于根山、副团长韩大刚站在高处隐蔽的指挥所里手持望远镜观察敌情。

    突然,东北、正东、东南、正南四个方向的日军同时向水河村八路军阵地猛烈炮击,密集的炮弹呼啸着落在八路军的阵地上,战士们动作敏捷地躲进防炮洞,阵地上只留下隐蔽观察哨。

    炮击十分钟后,炮火延伸。四路日军端着步枪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同时向八路军阵气势汹汹地扑来。

    埋伏在进攻日军后方玉米地里特别纵队的战士们按兵不动。趴在田埂上的副司令孟大魁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翻身一滚仰面躺着,听着炮声闭目养神。

    林安县县城。国立模范中学会议室内。

    河谷少佐气得满脸通红,他一再逼问朱仕耀为什么反对?又特别强调地说,不但学生们必须要学习日文日语、日本文化,林安县和冀西地区所有的民众都要学,不学就是反日、抗日。

    朱仕耀气定神闲地看着河谷少佐,轻声冷笑不屑地说道:

    “河谷少佐,请你不要这样粗莽暴躁。你问我为什么反对学习日文日语、日本文化?我先说日文吧。你们的日文我不用学就认识、懂得一半,因为日本文字源自我们中国的汉文。河谷少佐,你懂不懂你们日文片假名和平假名的来历呀?”

    “这?我不懂。怎么?朱校长你懂吗?你说给我听听。”

    “可以。我懂得也不多,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在学过、教过历史的中川联队长面前班门弄斧献丑了。”

    “朱校长不必过谦,请你讲吧。”中川荣一礼貌地说道。

    “好,我说。如果我说的不对,请联队长纠正。在中国晋朝的时候,汉字传入日本。公元285年,日本学者阿直崎邀请中国学者王仁带着《论语》和《千字文》两本书来到日本,这大概是汉字正式传入日本的开始。汉字知识传开后,日本开始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全用汉字的日语音节字母。这种借用现成汉字的日语字母,称为万叶假名。假名就是借用的汉字。假名不是某个人有计划地设计出来,所以就出现了重叠的两套,一套叫片假名,一套叫平假名。什么是片假名呢?佛教在公元538年传到日本。奈良和尚读佛经,在汉字旁边注音、注义,起初用整个汉字,后来简化楷书,取其片段,形成了片假名。什么是平假名呢?日本妇女识字不多,她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写日记、故事、诗歌,给汉字注音、注义,在盛行草书的日本平安时代,简化草书,形成了平假名。片假名从僧到俗,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