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犯 险(第2/5页)  土豪浮沉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顺利。工程造完一半多,就已经追回了所有投入的成本。后面的收入,除了少量的预算投入外,剩下的就是红利了。临江楼的生意结束后,大家都狠赚了一把。周猛又看到了其它的商机,收拢资金回转到南山去了。

    平武市房地产开发,却在以迅猛的速度向着郊区发展。以前在拓宽街道时,曾经在东郊划出地块补偿拆房的居民,如今大家都把它盖了起来。放眼望去,新房林立,隐然有了城市新区的气象。

    赵氏的通达食品加工厂所处的位置,正在市政府规划的新区住房范围内,而且紧邻着新的居民区。作为一个能制造污染的实体企业,不可能在这儿继续存在下去,或早或迟,都将被拆除或是迁移,取代它的又将是几座巍然耸立的高楼大厦。这对正在投资房地产生意的赵氏企业来说,倒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刘起代表市政府终于向赵氏明确地提出了要求,要他们将通达食品厂迁往更远些的东郊工业区。因为是政府的规划,迁厂的条件相当的优惠,厂址由他们在工业园内选,面积不会小于旧址,而且还可以得到一笔迁厂补偿费。至于原厂的旧址,则由政府收回另行使用。

    赵氏却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回复说,一定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尽快地迁移厂房。只是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案:赵氏可以出钱购买工业园区的新厂址,旧厂址能不能以赵氏的名义,申请转为商业用地,由赵氏来投资开发房地产。他们还请分管副市长刘起帮忙协调运作。

    通达食品厂旧址转为房产开发用地,原本是政府规划中的事,赵氏提出的方案也在情与理之中。刘起因风吹火,很快就帮着将这件事搞定了。赵氏循例走过了一系列程序,交了一笔费用后,就在新区继续开发房地产了。

    赵子通当初受到大伯的提示,买下的厂址就比需要的大得多。而且在当时的形势下,圈定工业地皮只须交个相应的手续费就可以了。手续简单,费用低廉。可是到了现在,这块地皮即使作为工业用地转让给他人,那笔出让费的额度也可观得很。如今在赵子达的操作下,只要交足两种用地的差额,就可以在这儿开发房地产了。整个赵氏家族的人都感觉到这次要赚大发了,至于赵氏的前途,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片光明!

    手续办得很顺利,因此新区的房地产工程很快就动工了,赵子达把这个楼群命名为绿园。绿园的位置相当好,它同旧城区隔河相望。而且跟旧城区相比,新区的规划科学合理,一排排房屋高大整齐,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正是当代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所。

    绿园的面积相当大,大得可以成为一个建五座大楼的小区。如果后续的进展都顺利,到三年后工程结束,房子都卖出去了,照目前的行情来算,赵氏的资产真不知道要翻几个番呢!

    赵子达接手哥哥工作的时候,临江楼的工程已近尾声,所以对房地产的整个工作流程并不是很清楚。他请苏阳帮忙物色,请了位职业经理人来帮忙管理。

    绿园的建设工程在开始的时候进展得很顺利。楼盘的设计通过了,广告做出去了,建筑队请来动工了。可在第一座大楼盖完一层开始的时候却出了问题——他们遇到了中国房地产的第一个冰期!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促销手段,就是没人前来预订房子,大家都在冷眼观望。

    没有预期的售房收入,赵氏的资金就出现了问题。近几年来,赵氏食品加工厂的收入并不丰厚,一年到头的辛苦经营,赚到手里的也只够维持现状而已,赵氏目前盈余,大部分还是来自投资临江楼的本利。这段时间置办新厂房,接着又将旧厂址转为商业用地,用的都是大笔资金,早就将赵氏的积蓄用光了。绿园房产的启动资金,用的都是银行的贷款。这一眨眼,还款期限又到了。

    第一座楼盘的建设不能停下来,否则成了烂尾楼,不但经济损失太大,而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