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宝岛来客(第2/3页)  土豪浮沉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军人站起身来,抱着老母亲哭了一会儿,擦干了眼泪又转过身来,把着弟弟的双臂细细地审视。当年离开家乡的时候,这位小弟还是个拖着鼻涕的小屁孩呢。现在已经满脸胡茬,变得像个老年人了!额头上布满的皱纹,见证了他曾经的沧桑。兄弟俩人把着臂,颤动着双唇,对视了许久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任泪水在脸上恣意地纵横。

    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家义便开始向哥哥介绍自己的家人。看着弟媳脸上被时光侵蚀过的痕迹,家仁的心里清楚,自己在外面飘泊的岁月里,家里的亲人也在经受着多少生活的磨难啊!

    介绍到赵子通c赵子达c赵丽华三位侄儿侄女时,赵家仁一直微笑地点着头。在他的心里,赵家是书香门第,赵家的子弟也应该聪明伶俐。可就眼前看来,这兄妹几个虽然满脸的书生气,可是个个却显得年少老成,总感觉缺少了些年青人的冲劲与活力。他清楚其中的原因,下决心要帮他们一把,一方面让老赵家重新富裕起来,一方面让年迈的老母日后能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结束了同礼节性的交往后,赵家仁准备在家住半个月,这已经得到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

    老军人把全家人召集起来,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这么多年的情况。原来在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年,他就从军校毕业了。战争取得了节节胜利,部队扩充很快。他是正规军校毕业的,作战又勇敢,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是一个营的主官了。

    解放战争时期,他所在的部队成了南京的守卫。南京被解放后,他就随撤到了台湾。由于骤然增加了这么多人,海岛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当局只有采取裁员c裁军等措施进行解决。他就是在这次裁军中脱下戎装,应聘到一所大学任教。

    在大学里工作不久,赵家仁就同一名年轻女教师结了婚,生下了赵子明c赵子亮c赵静等二子一女。子女们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都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了。赵子明在台湾办了个企业,赵子亮在美国,赵静婚后随丈夫去了韩国。他们从事的都是食品行业,这些年生意做得还比较顺利,各自也都积累了些家底。

    赵家仁又向大家详细地了解三兄妹的具体情况。当他听说赵子通师范毕业在校任教,赵子达正在省农业大学就读,赵丽华还在高中学习的时候,笑着说道:“我看出来了,你们都很有出息,果然没有辱没赵家的书香门第!”

    转过头对着赵家义两口子说:“小弟c弟妹呀!跟你们相比,做哥哥的走过的地方多一些,见过的世面也广一点。我有些看法想和大家说说,大家先听听,然后再一起商量商量好不好?”

    家义忙道:“大哥你说吧!我们都听你的。”

    老军人点了点头,笑着说:“这三个孩子都很聪明,想安安稳稳地吃一碗公家饭肯定没问题。只是如果想做官当干部,那得要冒大风险的,我不大赞成!早些年我就听同事说过,‘做普通人一辈子死一次就够了,搞政治却有可能要死千百次’。那些戏文里的忠臣或者是奸臣,失势了总被满门抄斩,甚至连小孩子都要被抓来斩草除根,就很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嘛!所以我还是不主张让孩子们从政。但如果像子通那样只在学校教书拿工资,生活是可以过得很安稳,可我总感觉赚的钱少了些。而且他的女朋友也是老师,如果两口子中能有一个出来做生意,那就更理想了。”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相对内地来说,目前我们那边收入会比较高些。这些年来,我们老两口也有些积蓄。前几年退休的时候,我又领到了一笔退休金。我那几个孩子又正在办企业做生意,算是有了门路。不如我出钱——算我借钱给你们也好,算我入股也行,大家在这里也办个食品加工企业。企业由你们去管理,技术和销路则找我的几个孩子想办法。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