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致富带头人(第1/3页)  土豪浮沉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致富带头人

    霞阳公社辖下有三个大村子:霞阳村最大,紧邻着的官塘次之,接下来就是相距十二公里的竹园村了。就如名字一样,竹园周围几公里都是竹山,山不高,也不陡,是丘陵,全都长满郁郁葱葱的毛竹,充满了勃勃生气。山间也有些梯田,但面积不大,产出的粮食仅够本村人食用。因此,竹园人大都以管理竹山为主业。多少年来,竹园人都以老辈传承的经验来侍弄着竹山。如果在生产技术上出现了难题,大家都会找那些老竹农请教。

    竹园村民风淳朴,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大,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些古老流传下来的习俗,就连男人们在露天下撒泡尿,都还有一定的程序:他们得先掏出“工具”来,口里念叨着:土地公老人,请走开玩,让孙子玄子撒泡尿!保佑孙子玄子做得吃得,没病没苦!然后再享受下一个程序。

    小儿受惊不爽了,老辈人还流传着许多应急的治疗手法。有的老太太则装平一小碗大米,用红布蒙上后,在小儿的胸腹间面摩挲,然后解开红布检查,根据压平米面上出现的坑洞大小来确定受惊吓的程度,再向有关神灵祷告后,烧张符纸让小儿服下。更为简单的是用把干干净净的棕丝扫把或是苇花禅子,在小儿的面门上轻拂,嘴里念着相关的咒语,最后再烧符纸让小儿吃。或者是在百余张巴掌大的小纸上写道: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行人念上一百遍,一直睡到大天亮。然后再把它贴在村头村尾让大家看。

    据说,这些方法都非常灵验,连城里医院的小儿科都难以达到其疗效。

    在治疗方面,村里还流传着很多让人难以解释的方法。比如有人的喉咙让鱼骨卡了,年纪大的人都知道处理的方法:用手指轻抚着伤者的喉头,叨念着咒语,然后让他服下一片青菜叶子,也能让鱼骨顺利地咽下。如果有人身上长了钱癣,则用手指轻摩患处念着咒语,再作势一抓,再将它贴到大家不容易够得着的地方去,不用任何药物,也照样能让患者痊愈。

    这些土方法往往能将各种病症神奇地治好了,所以村里人都很少到医院去看医生。

    竹园村——包括下辖的十几个自然村,总共有上千户人,却没有一家在做生意。大家生产出来的竹类c笋类产品,全都由外来的商人收购经销。村里人除了偶尔到霞阳墟上买回些生活用品外,就很少跟外面的人联系了。

    方明在那次聚餐后,就搭顺路拖拉机回到家里了。他在家里是老大,手下的一个弟弟和一个都还在村里上小学。方父最喜欢这个老大,现在孩子长大了,只要有他在身边心里就觉得踏实,至于他有没有考上大学倒是不大放在心上。前两年家里分到一大片竹山,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忙前忙后还是管不过来。现在儿子回来了,家里就多了个帮手。不过最好得先了解他的想法,再跟孩子好好地合计一下,订个长远些的计划。

    倒是方明先开了口:“爸,我今年没考上,也不想再去补习了,就在家跟你一起干吧!反正家里也缺少人手,你们也忙不过来。我们家现在有十几亩竹山,如果管好了,一年下来就能成为万元户。前天我从公社图书馆借了几学养竹的书,认真地看了一遍,觉得按照它的方法去做,就有可能把竹山管理更好。我也了解过了,公社干部和老师的工资,每月也才一百元左右,也就是我们一挑竹笋的钱。我们做农活虽然辛苦些,但干好了收入也不会差。等我们有钱了再让弟妹好好读书上大学去吧!”

    这话说得似乎有些在理,可听起来心里总有些说不出的感觉。方父本来还在担心儿子不能从高考的阴影里走出来,见他能有这样的想法,心里就像放下了块石头一样轻松了不少,也就不再去深究其中的道理了。当下高兴地说:“好!你也长大了,又是文化人,懂得的比我多,要怎么干就怎么干,老爸让你做主当这个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