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9章 04-73.看船队海外通吕宋(第1/2页)  历史挑战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次通商,代表商部出面的,仍是宋仲基。商部目前已有大商船三艘,小商船八艘。吕宋那是大主顾,因此这次只留下一艘小商船待命,其他的商船都加入,组成庞大的船队。

    护航方面,海军扩编后,底气也足了很多。李天俊和陈最商议后,索性由大军舰三艘c小军舰三艘组成了前所未有的护航舰队。如果只是为了护航,确实有牛刀小用的嫌疑,但陈最的主要目的还是操练人马,熟悉舰船。启一东港则留下了一艘小军舰和一部分士卒留守。

    现在海军的编制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小军舰数量偏少。要是按照陈最的想法,三艘大军舰,最好配有六到八艘小军舰。不过就算商部有钱,造船的时间周期却躲不过,所以只好耐着性子慢慢来。

    转眼间已是十月二十,庞大的商队正式启航,前往吕宋贸易通商。热热闹闹的商部,一下子清静了下来。温济仍然跟大家闺秀似的,窝在商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李天俊一边急切地等待着张青的消息,一边关注着朝局的动向。

    朝内,原本的陕西宣谕使,权刑部侍郎周聿已经回到临安,改任户部侍郎;秘术少监郑刚中权吏部侍郎,而尚书礼部侍郎吴表臣,权吏部尚书。

    郑刚中是高宗在绍兴二年选中的“探花”,刚开始时,因为秦桧的推荐进入了中央任职。郑刚中公私分明,反对屈己议和。当胡铨因上书要求立斩秦桧而面临险境时,郑刚中不顾权贵出面营救,从而跟秦桧正式决裂。不过与其他官员不同,他由于深得高宗的赏识,官职从宗正少卿,到少卿,再到吏部侍郎,一直在上升。从阴谋论上看,也可以把他看作高宗用于制约秦桧的伏笔。

    另一个是熟人——权吏部侍郎张焘,按照历史的进城,被升为宝文阁学士,知成都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到四川赴任了。

    李天俊跟张焘有过几次公事和私下的接触,所以也可算作熟人了。看到这个任命后,李天俊特意给他写了封信,把嘉州,特别是当年虚恨叛乱的情况细细介绍了一番,拜托他帮忙照看梁端等人。

    另一个引起李天俊兴趣的任命是:太常少卿苏携,也升了官——权刑部侍郎,具体负责审理万俟卨一案。李天俊看着这个任命,心中不由一动:没想到,朝廷居然把这个老先生请出来审理万俟卨了!

    苏携也是个标准的“官二代”,老爹苏颂是北宋的宰相,同时也是北宋的天文学家c机械制造家和药物学家。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就是苏颂带人兴建的。

    水运仪象台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c演示天象的浑象c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这个天文台是水力驱动的,可谓实现了宋代时期的自动化。

    那个提出“李约瑟难题”的英国现代生物化学家c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就认为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而苏颂则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李天俊在给朝中重臣“拍马屁”的时候,几次有意去苏携家求教一些天文学或机械方面的问题,比如牵星板和牵星图就没少派人去请教。而苏携因家世中有科学家的基因,对李天俊的那些新奇物件也非常感兴趣,因而对当世的“科技先锋”李天俊也一直有好感。

    朝廷把今年已经74周岁的古稀老人请出来审理万俟卨,就是看中他资格够老,又没有了野心,关键时刻不怕跟人撕破脸皮。里面也颇有安抚李天俊的意思。不过这老儿明年就可能面临大限了,着实可惜。

    张青还没等到,曹成却以顺昌府商使的名义先来了。曹成对当官之事并不上心,不过也已经是正八品的宣节校尉。这次他带着陈规那制好的喷火枪,以送货为由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