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 03-61.念故人西湖会书友(第1/2页)  历史挑战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寿昌一愣,说道:“正是如此,文兄弟你早就知道了?”

    “知道什么?难道今年又是鲁王写了书信,然后恰巧送到了陈兄手中,陈兄迫不得已推荐了小弟?”

    陈寿昌哎地一叹:“确实如此。”

    这下轮到李天俊吃了一惊:“枢密院有多少个跟陈兄类似的计议官?怎么会这么巧又送到了陈兄那?”

    “我也觉得此事甚为蹊跷。我去年觉得是有人要害你,顺带打击我一下,但是前些日子事情再次重演,我总觉得这是有人要害我!”

    李天俊瞅了他半天。[史书上关于陈寿昌的记录真是一笔而过,难道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中头名后没多久失势了?而现在因为我的原因,导致他在中存留了下来,但时空的命运仍然在继续坑他?]

    李天俊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于是就把自己在汴梁城跟乌达补有约定的事情是说了一遍。陈寿昌见是李天俊主动邀约出使的,心中才好受了一些。当下感叹地说道:“不到一年,出使一次,文兄弟就在宋金之间游刃有余了。不像我,锁在枢密院中与书信往来,竟然一事无成。”

    就着清淡的晚饭,两人交谈了好一会,陈寿昌又告知了一个消息:原来这一年的举子以黄公度为首,要跟上一科的举子们进行一次书友会。时间就在明日晚间,西湖之上。陈寿昌作为上一次院试的头名,负责出面牵头联络。

    李天俊是上一科的诗词头名,这种书友会有他自然再好不过。只是李天俊就要等着出使金国,也不知道还没有这个闲情雅致。

    李天俊听了,突然想起前几日跟田茗心显摆的“红袖添香”来了,黄公度等倒也罢了,赵彦端真是可以认识一下,等回到顺昌还可以跟田茗心说说。想到此节,立刻应承了下来。陈寿昌听了,高高兴兴约好时间,起身离去了。

    第二日白天,李天俊依约跟王家见了面,联络了一下感情。到了下午日头偏西,陈寿昌过来,引李天俊着便服,到了西湖的一个码头。

    码头中已经停靠着一些画舫。这些船大都焚着香,一靠近,炉香夹杂着胭脂味,猛地涌入鼻中。刚刚缓口气,船娘口中声声的清唱c手中阵阵清脆的琵琶,就已经伴着似有似无的流水声,轻轻传入耳中。刚刚平复了下心情,又会发现男子的雄心壮志,女儿的莺歌燕语,业已随着湖面的轻微起伏,悄悄入肺入心

    陈寿昌他们选中的画舫,个头比李天俊在岳飞军中见过的大军舰小不了多少,没有那么多备战的舱室,因而显得反而更宽敞。上了船,船上士子也不太多,不过十余人,想来都是各科的“精英”。

    画舫在波涛不惊的西湖上缓缓地行驶着,参加书友会的举子们也在香气和歌声中,彬彬有礼地观景论文。此时的西湖画舫,乃烟花之地,美食美人应有尽有。不过文人们聚会,虽然羞答答的事情要做,但是面子上还是要清新脱俗。特别是这种大范围的学子聚会,来的一个个自然都是坐怀不乱的谦谦君子,就是画舫上的姑娘,据说也都是白莲花一般,凭本事吃饭,绝对卖艺不卖身的。

    陈寿昌代为引荐,李天俊先与黄公度等见过,随后又认识了了几人。的举子对李天俊映像不好,大多不愿与他套近乎,新科的举子们大多也是碍于面子客气一下,也不太愿意搭理他。相比之下,只有陈寿昌还算热情。

    简单交谈下来,新科状元黄公度在其中算是年岁稍大的,已近三十,其他大多与陈寿昌c李天俊等同龄,最小的有两个还不到二十岁,其中一个就是李天俊此次想要结识的“小白脸”赵彦端。这赵彦端跟想象中差不多,十七岁的少年,又新中了进士,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刻。

    历史上,赵彦端不是个有大名气的官员或政治家,他好似倾心于诗词,以婉约纤秾著称。李天俊可以从很多士子身上感觉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